“MCU”缺口达到三分之一 终端新车供应和售价会受影响吗?
广州日报 | 2021-08-12 15:12:52

“你们不买,有的是人买。”面对芯片代理的高傲,某车企供应链采购部门的陈青(化名)从未如此“卑微”:每隔几天就与同事去数百公里外的代理商处“抢芯”,有时甚至直接背着一书包现金现场“抢货”,“供应商早上报价200元一个,下午可能就变成了300元一个。”从去年年底开始的芯片短缺持续困扰着汽车行业,演变成了芯片价格的一路上涨。

而在终端市场,因“缺芯”引发的车企推新期延后,消费者提车时间变长、优惠减少的连锁反应也正蔓延到更多车型上。

到底涨价的症结在哪里?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调查发现,芯片生产商涨价幅度其实还算“合理”,但各级“中间商赚差价”才是造成芯片价格飞涨的最大症结。

好消息是,国家出手了。8月初,市场监管总局发出打击哄抬芯片价格行为的一纸调查令,将芯片市场角落深处的囤货及加价问题推至国家管理层面。更重要的是,国家和汽车业界已经在为提升汽车芯片的自主竞争力而布局,争取从根本上解决芯片荒,支撑汽车和半导体产业健康发展。

“MCU”缺口达到三分之一

今年以来,芯片短缺一直困扰着汽车业,丰田、大众、福特等车企的国外工厂多次减产甚至停产,部分车型减产,车辆上新周期变长。国际咨询公司AlixPartners警告,芯片短缺或导致全球汽车产业损失1100亿美元,今年全球汽车产量将下降390万辆。

据悉,国内车用“微控制单元”(MCU)缺货尤为严重。MCU主要用于发动机、灯光等各种车身控制系统。记者了解到,部分特殊的MCU价格,从去年每个8美元涨到了如今的50美元,是去年的6倍以上。业内人士告诉记者,“MCU现在的行情普遍是价格涨8到10倍。”一颗恩智浦(NXP)的功能安全芯片,去年5元,目前在部分代理商处报价居然可以涨到了500元,这还是建立大量采购的前提下。国内一家电子元器件交易台的数据显示,汽车电子供应商瑞萨电子的当前MCU交付期超过16周,恩智浦(NXP)的MCU的期货更需18周以上。瑞萨电子今年第一季度表示,工厂已经连续数月超负荷运作,虽已尝试委托其他企业代为生产,但要立即实现产能调度相当困难。据悉,MCU产品的缺口达到三分之一,部分订单已延后到2022年。

一颗芯片贵了10~20倍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涨价是从今年年初开始的,汽车芯片在主流渠道涨了5~10倍,非主流渠道甚至可能涨了10~20倍。”国内部分车企采购业务负责人也证实了这个幅度,“与去年相比,部分稀缺芯片涨幅更达到50倍以上”。研究机构Counterpoint预测,供需失衡的持续导致芯片报价还将上涨至少10%~20%,8英寸代工厂的部分产品已比2020年下半年涨价30%~40%。

值得注意的是,其实芯片生产端的价格涨幅并不算大。今年上半年台积电、联电、意法半导体、美信等多家半导体生产企业曾宣布涨价,均涨幅仅在10%至15%之间。

终端商抢芯片,制造企业抢晶圆,带动汽车“缺芯”愈演愈烈。最大芯片制造商之一的台积电高管在最两次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客户为了应对不确定的风险开始囤积芯片。另外,国金证券半导体团队研究指出,芯片紧缺和涨价,原材料短缺和价格上涨是原因之一。

“当前中国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足5%。”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指出,海外厂商占据MCU芯片供应的主导地位。由于汽车芯片供应缺口、恢复周期等信息不清晰,市场上出现了分销商囤积居奇、漫天要价的情况。同时,部分车企大量扫货,提高芯片库存来抵御未来风险,也进一步加剧了短缺困境。

预测:终端新车供应和售价会受影响吗?

芯片对于终端产品的供应有较大影响。高盛最新研究显示,当前每辆车的均芯片含量为350美元,纯电动车含量可达770美元,高档电动车可超过1500美元,是目前基本类型汽车的5到6倍。这意味着,若芯片价格涨幅一发不可收拾,将极可能带动新车售价上扬。

8月3日中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称,针对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价格高企等突出问题,根据价格监测和举报线索,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国家出手打压哄抬价格和囤货的现象,对国内整车厂而言是一大利好,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芯片供应紧张,并稳定价格。

记者日从本地汽车市场留意到,当前新车价格整体稳,受到芯片危机影响,部分高端和智能车型交付周期变长,也影响了整车厂推新的节奏。一款售价50多万元的豪华SUV,如今等三四个月是正常,个别型号甚至需半年以上,优惠幅度也略有收缩。长城“坦克”SUV订单已累计上万辆,但因缺芯,提车时间要在半年以上。同时,现代汽车的一款新车受芯片短缺影响,推迟了上市时间。

叶盛基表示,从总体看来,当前整车厂从正常供应渠道获得的芯片没有明显涨价。“估计到8、9月份会逐步缓解,芯片价格会逐步降下来。”

国家直接出手整治炒芯乱象,也开始有了成效。记者采访中,有国内芯片代理商表示,日直接从芯片代工商出货的芯片量有所增加。

原材料供应商

多晶硅报价从去年芯片短缺发生前的6万~7万元/吨,涨到今年4月初13.5万元/吨,乃至8月份的20万元/吨。此外,铜箔基板、电子材料、硅晶圆、元器件专用材料等芯片相关产业今年也连续多轮提价,普遍上涨幅度10%~25%。

一级授权代理商

大的芯片制造商的价格是公开透明,因此一级授权代理商价格还算比较规范,一般不敢乱加价,否则会被厂商惩罚。

整车厂

芯片被代理商、经销商层层加价,到整车厂手中可能已是出厂价的几十倍。

晶圆代工厂/汽车芯片原厂

虽然台积电等芯片代工巨头今年多次涨价,但涨幅在业内普遍认可的合理空间内。

有数据显示,汽车电子供应商瑞萨电子的当前MCU交付期超过16周,恩智浦(NXP)的MCU的期货也需18周以上。瑞萨电子工厂已经连续数月超负荷运作,立即实现产能调度相当困难。

代理分销商

二三级代理商手里,价格难以监控,甚至不排除有人为囤货或故意抬高价格的情况。

调查:谁在哄抬价格?

事实上,在记者采访中,大多车企对当前芯片产业的涨价并非全不认可,但前提是“正规渠道”下的涨幅。“目前市场价格的失控,主要出现在二三级代理商身上,人为囤货或故意抬价的情况不少见。”一位车企老总私下向记者“吐槽”:在“一芯难求”的供应市场,赚得最多的不是生产商,而是经销商等“中间商”,他们囤积居奇,是造成芯片短缺的最大症结。

业内人士表示,芯片的供应链较长,整车厂采购芯片,并非直接向芯片原厂购买,而是向代理商购买。在汽车芯片的产业链上,晶圆代工厂、汽车芯片原厂、原厂芯片授权代理商、分销商各司其职,整车厂才能拿到芯片货源。瑞萨、恩智浦等全球前七大厂商在芯片市场占比超80%,并在国内都有授权代理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国内芯片代理商告诉记者,大的芯片制造商的价格是公开透明,一级授权代理商价格比较规范,一般不敢乱加价,否则会被厂商惩罚,但当产品流入二三级代理商手里,价格就很难监控。

记者对芯片产业链多个环节的调查发现,虽然台积电等芯片代工巨头今年多次涨价,但涨幅在业内普遍认可的合理空间内。但在芯片短缺、价格暴涨的行情下,销售报价便宜的国内代理商,往往没有货;而有的经销商囤货,售价却比一级代理商贵许多。同一款芯片,有代理商售卖期货,报价约50元/个,有经销商则提前囤货,现货报价高达130多元/个。以此类推,不同芯片的价格被代理商、经销商层层加价至几十倍,有车企采购部人员即便直接带着现金去找货,都无法拿到货。

长江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若芯片的漫天要价得不到抑制,按一家二线汽车品牌估算,仅因芯片涨价导致的年预算增加额就可能达千万元以上,若上汽、一汽、东风这样的大型汽车集团,预算代价则可能要以亿为单位计算。“这些经销商的行为已经影响了市场环境。”珠三角一位芯片代理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公司已经不再卖给这些“炒芯”的经销商。

【记者观察】

“我们马上就又要断供了,国家政策太及时了。”“那些投机的人,就该受到惩罚。”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公告发出后,有国内整车厂负责采购的部分负责人表示欢欣鼓舞。针对人为的囤积居奇,抬高价格等行业乱象,国家监管部门果断出手整顿,对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是一件好事。不仅给持续发酵的国内芯片价格飙升踩了一脚急刹车,避免芯片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对于规范汽车芯片产业也是“及时雨”。据透露,深圳一家代理商因控货、哄抬价格,已有超30人被监管部门调查。在监管部门的重拳之下,反映到资本市场上,汽车芯片概念股连日来集体下挫。

长期来看,应对汽车缺芯,需要国家和汽车业的系统布局,从战略上提高汽车芯片定位,弥补芯片设计及制造环节的劣势,提升汽车芯片竞争力和全产业链水,才能从根本上攻克汽车芯片荒,支撑汽车和半导体产业健康发展。(邓莉)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