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发展优秀乡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黑龙江日报| 2021-08-12 11:04:56

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没有乡土文化的振兴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推动优秀乡土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够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激励、道德滋养和智力支持。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龙江人在这片黑土地上休养生息,传统民俗文化、乡土文化交相辉映,涵养了龙江独特的乡土乡情和人文底蕴。在全面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发挥黑龙江特有的地域文化优势,坚持以文化人、以文铸魂,推动龙江优秀乡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挥好文化和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

创新发展理念

提高传承与创新水

要做好全省文化资源调研、普查、梳理工作,加强龙江优秀乡土文化研究阐释,深入研究、生动阐释龙江优秀乡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刻阐明龙江优秀乡土文化的思想精髓与核心要义,深刻阐明龙江优秀乡土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突出贡献和独特魅力,深入挖掘并系统梳理黑龙江丰富深厚的乡土文化资源,着力构建弘扬中国精神、体现龙江特色的乡土文化。在优秀乡土文化的保护上,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风貌的村落,采取灵活、多样、差异化的保护和管理模式,实现乡土文化整体、系统和动态保护。要在实践中因地制宜推进龙江民俗文化发展、传统工艺振兴、农耕文化体验基地建设,注重发挥文化特色品牌优势,着力推动龙江优秀乡土文化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业、创意设计产业等实现多元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促共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使龙江优秀乡土文化在长期的自我维持中形成良循环的发展模式。要动员多方力量为龙江乡土文化发展建设贡献力量,建言献策,整合社会资源,投入资金、人力物力智力资本贡献乡村文化建设,形成推动龙江传统乡土文化科学保护、有效传承、创新发展的科学理念。

注重强基固本

发展壮大传承人队伍

完善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构建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和代表传承人体系。不断加强黑龙江乡土文物征集整理,强化对东北大鼓、东北二人转、龙江皮影戏、方正剪纸、赫哲族伊玛堪、赫哲族鱼皮工艺等国家级代表传承人记录保护工作,推进龙江优秀乡土文化展示,做好龙江优秀乡土文化图像资料收集整理工作。要不断壮大龙江优秀乡土文化传承人、民间爱好者队伍,提高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能力。采取整理传承人口述史、建立珍贵资料档案、数字化记录保护等多种方式,对年事已高或身体状况欠佳的代表传承人进行抢救保护。加大龙江优秀乡土文化传承人资助力度,提高优秀乡土文化传承人资助标准,对因生活困难导致难以开展传活动的代表传承人给予经济补助。扶持一批保护传承、传播普及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农民文化大院、民间文艺团队。丰富拓展乡村文化生活,推进龙江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高雅艺术等进乡村,深入开展农村青少年传承传统美德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好龙江优秀乡土文化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

实施创新驱动

推动多元融合发展

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充分挖掘龙江优秀乡土文化价值,对能够走向市场、当下有较好市场前景的技艺、美术等经营项目,如版画、鱼皮画、剪纸、柴烧等传承发展,研发生产具有龙江乡土文化底蕴、展示龙江形象的文创产品,鼓励对接现代生活需求,走市场化经营路子。对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部分商业经营的项目,如蒙古族“那达慕”、赫哲族“乌日贡节”等,打造符合现代审美情趣、契合现代文化需求的品牌产品。纳入各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并给予补助,鼓励创作生产符合现代审美情趣、体现当地价值的文艺作品,推行商业化演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传承发展作用。增强对优秀乡土文化的研究,综合考虑人文积淀、区位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等因素,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延续历史文脉,融合地域特征,体现时代风貌,防止千城一面、千村一面。要凸显特色,提炼精选一批凸显乡土文化特色的经典元素和标志符号,成为乡村规划建设以及道路、建筑、公园广场和公共场馆等建设的核心要素。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管理,做好传统民居、历史建筑、农业遗产的保护工作。坚持把民族民间文化元素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美丽乡村。使弘扬中国精神、体现龙江特色的乡土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使龙江乡村文化的软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