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机更新中唤醒城市记忆 实现老建筑营造新场景
中国经济时报 | 2021-08-12 10:56:20

城市更新行动中急风骤雨式的大拆大建即将成为过去时。

8月1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在以往的城市更新实践中,大拆大建的现象并不鲜见。有些地方出现随意拆除老建筑、征迁居民、砍伐老树、变相抬高房价、提高生活成本,产生新的城市问题。

不仅于此,缺少统筹推进机制、缺乏系统谋划、协调融合度不高、任务分工片面、利益分配不完善……诸多因素都在影响城市更新行动的进展成效,现有的城市更新运营模式已经远不能满足未来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亟须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更新之路。

事实上,年来,深圳、广州、北京、上海、重庆、珠海等城市更新实践早已不断深入,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更新机制正在加快形成,有关城市更新的实施方案、管理办法或指导意见等期更是密集推出。比如,今年6月,北京陆续发布《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首都功能核心区房(院落)保护修缮和恢复修建工作的意见》等4个配套实施细则;7月,《广州市城市更新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8月,《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可以预见的是,在征求意见稿的指引下,未来各地更须下足“绣花功夫”探寻城市更新的硬内核与软实力,将有更多城市因地制宜构建城市更新政策体系,特别是一二线城市还将有更多规划、土地、资金等支持政策落地。

作为一项系统的变革,城市更新不再是简单的拆除重建,而是需要协调产业资源,延续文化脉络,创造民生品质,提升城市形象。其中,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都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把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保下来、用起来,建立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是城市更新行动的应有之义。

征求意见稿也就保持城市记忆、稳妥推进改造提升等提出具体要求,如“不随意拆除、迁移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不脱管失修、修而不用、随意闲置”。

高质量实现城市更新,就要探寻城市治理与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的规律,遵循“以人为本、以业兴城、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思路,精准把握城市更新的节奏与强度,下足“绣花功夫”以创新改造为主推动渐进式有机更新,把适应城市居民生活的更高需求与传承历史文脉、唤醒城市记忆摆在首位,强调以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力,不断提升城市风貌、居住环境、文化价值、生活服务等各方面的宜居水,让城市文脉既要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要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保留城市的乡愁、韵味和文化的同时,城市更新行动也要进一步加强现代科技应用,更好地实现老建筑与新业态融合共生、与新需求结合起来,比如高效运用数据台,加快推进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智慧社区应用场景打造,为居民提供更多安全、高效、便捷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期待唤醒城市记忆,实现老建筑营造新场景、老厂房长出新经济、老街区释放新活力。(王彩娜)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