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中国汽车行业减少碳排放大有空间
中国汽车报| 2021-08-11 15:52:16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汽车行业作为我国工业的支柱产业,是生产大宗消费品的行业,既在生产制造、物流运输等环节产生碳排放,又在使用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如何在行业内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每一个汽车人都应该认真思考和有实际行动的。

一、“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1.碳达峰目标为粗放式发展方式设定时间表

碳达峰就是碳排放量在某个时间点达到峰值,后续虽然经济继续发展,但是碳排放的总量不再增加。由于减排技术的应用和生产效率的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很多国家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总的碳排量开始呈下降趋势。截至目前,全世界已经有49个国家的碳排放实现达峰,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6%。很多欧美发达国家,比如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等,均已实现碳达峰。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于2007年实现碳达峰,当年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为60.03亿吨,之后逐渐降低,2019年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为51.46亿吨,2020年受疫情影响只有45.74亿吨。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碳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98亿吨,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美元。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均GDP为2.5万美元左右,二氧化碳峰值或控制在120亿吨左右。据此计算,2030年我国经济总量要翻一番,但碳排放总量仅增加20%,对各行各业的压力都比较大。所以必须一边推动以低碳智能技术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一边要加大力度将不清洁的能源供给、不高效的能源装备、不环保的交通工具和不节约的生活消费行为逐渐淘汰掉、摒弃掉。

笔者认为,2030年我国碳达峰目标实现后,中国将真正进入以低碳和集约为主的发展方式,有望成为技术领先、文化先进、创新氛围浓厚的社会主义强国。

2.实现碳中和目标需做好总体谋划和技术储备

碳中和指的是排放的二氧化碳(准确的说是温室气体)和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当,即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其实现难度远高于碳达峰。截至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设定了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具体时间,如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都将碳中和时间定为2050年。欧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有力倡导者,欧盟27国作为一个整体,早在1990年就实现了碳达峰,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为60年,拥有了较长的平台期用以发展经济。

而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时间,基本没有平台期,再加上我国碳排放总量很大,必须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使之快速下降。碳达峰之后,由于经济还要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各领域持续提升能源的经济效能,并推动能源清洁化。因此,未来的重点工作是大力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并提前布局、储备各种减碳技术。

据悉,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各地区和各领域也在开展碳减排发展路径和技术解决方案大讨论。笔者认为,国家层面应该做好顶层规划,抓大放小、有的放矢,对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分阶段进行相关任务的分解,在一些重点领域应选择重点企业进行碳中和示范基地的建设,形成标杆效应。此外,要让“减碳”成为每个公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要让“降碳”成为每一道工业流程优先考虑的事项。只有全社会积极参与,我国的碳中和目标才能够如期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温室减排或者直接减少能源消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如何平衡经济增长-能源消费-温室减排的三角关系,确保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同时保障能源供应,又不给社会大众带来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需要政策制定者的智慧,更需要全社会有识之士的积极参与,还需要根据政策实施的效果不断优化和完善。可以说,这是一项任务量极大、系统性极强、影响极其深远的工作。

3.中国汽车行业减少碳排放大有空间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6类,其中二氧化碳占比超过80%,排放源以能源燃烧为主。在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汽车行驶过程中燃烧燃料的排放约占7.5%。如果从车辆全生命周期(制造阶段+使用阶段)看,汽车产业碳排放约占全国的8%以上,这一比例低于国际平均值。

《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研究报告2021》显示,2020年,我国乘用车全产业链碳排放总量约为6.7亿吨二氧化碳,其中74%的碳排放来自汽车的使用环节,26%的碳排放来自上游产业链制造环节。2010~2020年,我国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呈递减态势,由2010年的243.6gCO2e/km减少至2020年的232.8gCO2e/km。照此趋势,至少要到2025年才能达到150g/km,目前我国主要依靠“双积分”政策引导汽车产品全面向电气化转型。笔者认为,我国汽车行业需要认真研究碳排放因子概念,逐步过渡到与全球统一。

2020年1月,欧盟已开始执行严格的碳排放政策,要求车企销售的新车至少有95%达到行驶阶段碳排放95g/km的目标(2019年欧盟新车实际平均碳排放是122g/km),超出部分每1g/km需缴纳95欧元罚金。与之相比,我国差距不小。

二、我国汽车行业正在积极推进低碳战略

虽然汽车行业与电力、钢铁、水泥、玻璃等高耗能产业相比,碳排放量并不算多,但是行业一直致力于开发更清洁、更环保的汽车产品,以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从排放标准看,从2001年7月1日实施国一标准为起始,到2020年7月1日,我国已连续升级了5次排放法规。2020年7月1日,我国全面实施国六a标准;从2023年7月1日开始,将全面实施国六b标准。按照国六标准生产的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已非常低。

我国汽车行业较早与世界同步,围绕碳排放进行部署。1999年开始的全国清洁汽车行动计划,主要目的就是降低汽车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减少温室效应,促进形成更加安全多元化的汽车能源结构。之后科技部启动了国家863新能源汽车研发计划,后来推出的“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再加上工信部的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计划,极大推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进程。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6.7万辆,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5.4%,电动化渗透率已超过培育期5%的比例,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同比增长201.5%,全年销量有望突破200万辆。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603万辆。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确定了汽车技术“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我国汽车产业面向2035年发展的六大目标,其中第一条就是:汽车产业碳排放于2028年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提前达峰,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以上。根据中汽数据的研究结果,在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上,我国纯电动汽车较汽油车的降幅为39.4%。面对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双积分”政策,中国品牌车企大多计划在2030年全面实现电动化。

除了大力推动汽车产品电动化转型,汽车行业还一直在推动各种清洁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和产业化,比如天然气汽车、甲醇汽车等。2019年以来,氢燃料汽车受到各方面关注,目前财政部、工信部等正在推动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的示范城市群建设。此外,智能制造、清洁生产、智慧能源管理等围绕汽车生产端的技术已在企业得到大量应用,混合动力系统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以及汽车和动力电池的循环利用技术等,也正在为汽车产业的碳减排行动贡献力量。

据笔者所知,行业机构已经启动了汽车行业面向碳中和目标的共性课题研究,其中涉及汽车产业碳排放现状与愿景分析、乘用车“双碳”目标路径研究、商用车“双碳”目标路径研究、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双碳”目标路径研究、智能化共享化对“双碳”目标影响研究等。此外,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也都在梳理过去在减碳方面的经验和成效,核算生产制造和运营环节中的碳排放量,谋划下一步战略规划和发展措施。面对国家提出的“双碳”目标,汽车行业已经在全面对接、集体行动了。

三、推动汽车行业加快实现“双碳”目标的建议

1.系统分析“双碳”目标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和挑战,科学制定行业具体目标

当前,我国对汽车企业的约束指标主要是油耗和“双积分”政策,但企业对于如何控制碳排放并不清楚。主管部门和行业机构一定要让细分行业甚至具体企业能够清楚地了解自身碳排放的当前数值,以及未来年份的约束性指标。只有明确了具体的数据要求,才能分析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能根据企业或产业的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出“双碳”目标下的中长期规划和分阶段目标任务。

2.加紧推行“双积分”和碳交易协同的市场机制

目前,生态环境部已制定了碳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并于2021年1月5日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诞生。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碳市场的管理框架体系,目前碳交易市场颇为火爆。笔者建议加快推动将交通行业纳入碳交易市场,推动“双积分”政策与碳交易协同发展,以有效引导汽车行业重视碳排放、降低碳排放。

3.加大纯电动汽车产品的推广应用

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已达73%。从战略上考虑,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是必然选择。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分析,2030年交通运输行业实现碳达峰,意味着汽车电动化的渗透率不能低于30%。也就是说,截止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要达到8000万辆。这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双向互动,也将带动我国分布式能源和储能产业的大力发展,必将为我国能源的清洁化利用作出更大贡献。

4.重视制造环节与上游供应链的低碳化发展,加快汽车产业碳足迹管理

虽然有数据显示汽车制造环节的碳排放强度不大,与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碳排放相比要小很多,但是如果将汽车供应链的碳排放计算在内,相信会是一个不小的数据。汽车行业作为牵引力较强的垂直领域,有能力针对供应链进行系统测算和全链条的碳排放监控。因此,应该全产业链管理碳足迹,让更多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在汽车全产业链条中得以发挥作用,加快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双碳”目标的达成。

5.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导,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转型的目标,为碳减排创造了良好条件。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两大新兴产业。电动汽车的普及为更多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太阳能、水电等)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储能支撑。

当前汽车行业正围绕产业结构优化、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开发、绿色低碳技术全面推广应用、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的完善等工作,发挥政、产、学、研、用全产业链资源的协同作用。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希望在以“双碳”目标为核心的新一轮发展浪潮中,汽车行业能够继续勇挑重担、勇立潮头,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添砖加瓦。(安庆衡)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