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汽车项目,目前还在非常早期的阶段,等有了重大进展,再向大家汇报。”日前,雷军在对其将于8月10日进行的年度演讲进行预热时,言简意赅地透露了小米汽车的最新进展。
雷军的这句话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透露出两点关键信息,一是正在全力推进造车项目,二是涉及选址以及合作伙伴等重大事项尚无定论。虽然像花落谁家这样的重大事项还未敲定,但最新传出来的合肥等城市正在积极引入小米汽车的消息,还是让外界对小米汽车项目持续高度关注,这恐怕是中国汽车发展史上少见的未曾量产一辆汽车却广受关注的汽车企业。
小米汽车为何如此重要?
汽车一向是地方招商重点
“小米汽车目前落地哪座城市众说纷纭,好比一块大蛋糕,各地都在抢。”上海市交通电子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黄峰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小米汽车对最终落户城市的汽车产业肯定有很大的推动,对当地的GDP增长也会有比较大的拉动作用。
汽车企业一向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优质项目,原因在于汽车企业对地方政府的GDP、税收以及就业的大幅度拉动。以上海为例,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0.06%,GDP占全国的3.5%,但上海汽车产量占到中国汽车总产量的10%,是上海市的支柱型产业之一。
其中,上海汽车城所在的嘉定,无论是规上产值、GDP还是销售税收,汽车都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主导型产业。汽车为嘉定贡献了70%产值、60%销售、50%GDP、40%就业、30%税收。在汽车产业带动下,嘉定区逐步成为上海的产业重镇和制造业大区,经济规模名列全市前茅,以2019年的数据为例,其增加值、财政总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三项指市郊名列第一。
在税收方面,汽车更是纳税大户,与烟草、石化产业并列成为国内各地方的三大税源。典型的例子就是上海市引入特斯拉投资建厂之后带来的税收收入。在当年引入特斯拉之时,上海市给予特斯拉种种特殊照顾,包括以“上海速度”迅速拿地建厂,大额的财政补助以及从多家银行获得的高达197.5亿元的低息贷款,可谓“超国民待遇”。
2019年1月7日,上海超级工厂动工;2020年1月7日,国产Model 3便实现首批社会车主交付。短短一年时间内,特斯拉就在中国实现了“从无到有”。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上海给予特斯拉如此多的支持,有一条类似“对赌”的协议条款,即特斯拉要从2023年底开始,每年缴纳22.3亿元的税收。如果特斯拉缴纳税收低于22.3亿元,上海有权收回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土地。
汽车产业对就业的大幅度拉动也是显而易见的,有人专门研究了2008年时美国政府出手挽救通用汽车对就业岗位的保护作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重创美国汽车业。彼时,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通用汽车也于6月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最终,美国财政部先后向通用汽车及其金融子公司GMAC投资667亿美元。根据估算,通用汽车纾困计划挽救了120万个工作岗位。
不差钱是小米汽车的优势
虽然在地方政府眼中,汽车项目绝对是“香饽饽”,但在经历两轮新能源汽车创业潮和投资热之后,市场环境已经有很大变化。地方政府在引入汽车项目时开始变得审慎,尤其是一些汽车项目爆雷导致的烂摊子,成为反面教材。
典型的例子就是江苏如皋引入的赛麟汽车。2020年4月,江苏赛麟汽车前高级法务经理实名举报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法定代表人王晓麟,称王晓麟涉嫌虚假技术出资及挪用巨额国有资产。
在该高级法务经理的举报中,这是一个“空手套白狼的国际骗局”:王晓麟实际控制的赛麟公司的4名外资企业股东,以虚假技术出资作价66亿元,骗得赛麟公司股份,并且获得公司控制权。而赛麟公司惟一国有股东南通嘉禾总计已提供资金66亿元。
据了解,赛麟汽车已经花掉了接近60亿元:建汽车工厂花掉30亿元;人员开支、营销费用等花掉14亿元左右;剩下的钱用来造车。
不过,历时四年,赛麟汽车仅仅造出几十辆技术含量极低的微型电动车,而在被举报之后,赛麟汽车账户已经被冻结,赛麟汽车位于如皋的两家工厂、上海分公司都被南通中院查封,目前已经处于难以起死回生的境地。
“汽车是一个非常烧钱的项目,而绝大多数汽车项目都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一般都采取一边推进,一边找钱的办法。”某省地方政府招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陈飞(化名)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地方政府也往往会通过地方产业基金等方式出资入股,助企业一臂之力,这种情况下,不可控的风险肯定是存在的。”
在汽车圈,一直有“200亿元是造车门槛”之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蔚来李斌,2016年底,其对外公开称,没有200亿元不要造车。此后是小鹏汽车何小鹏,其于2017年底大呼,以前看别人造车觉得100亿元太夸张了,现在觉得200亿元都不够花。
事实上,造车的资金门槛已经不止200亿元。以另外一家造车新军恒大汽车为例,其发布的2020年财报显示,其营业收入154.87亿元,同比大增175%,毛利润26.95亿元,同比大增43%。截至目前,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累计总投入达474亿元。其中,249亿元用于收购技术和研发费用;225亿元用于工厂建设、设备采购、零部件采购等。另外,2020年公司销售及营收费用为22.37亿元,同比增长157.76%;行政费用51.14亿元,同比增长62.08%。
虽然已经有近500亿元的投入,但恒大距离第一款车的量产还有一段时间,可见造车已经告别了小玩家的时代。
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项目中止的汽车项目比比皆是,但小米汽车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雷军在宣布小米造车的时候已经明确宣布了小米汽车的投资金额:首期投资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的投资额在100亿美元。小米汽车敢于投资100亿美元的底气在于,小米亏得起,截至2020年底,小米还有1080亿元余额。
“像小米汽车这样不差钱的项目肯定是想都不用想都要尽力争取的。”在陈飞看来,地方政府即便需要出资,投资风险也会小很多,至少会看到产品量产之后的市场表现,而不是中途夭折。虽然钱不是造车成功的惟一因素,但没钱万万不行。
智能汽车领域的广阔空间
小米汽车吸引地方政府的一大优势还在于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潜在优势。雷军在宣布小米造车时就明确表示,只有和手机和生态链打通,才能给米粉更好的体验。造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打通个人设备、家庭、办公以及出行的全场景智能生活。而这也是小米的初心。
目前,小米已有1万多人研发团队,接下来还要再增加5000人。小米也有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最好的智能生态。事实上,雷军已经在智能汽车领域大力招募人才。7月28日,雷军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小米汽车自动驾驶部门的招聘海报。海报显示,首批招募500位自动驾驶技术精英,自研行业领先的L4智能驾驶能力,支持全国多地办公。
据了解,小米汽车此次招聘的岗位涉及高性能计算/深度学习模型优化、相机驱动开发、后端研发、C++研发、定位、激光点云算法、超声波雷达算法、仿真平台、数据中台、算法优化、高精地图、感知、控制等自动驾驶工程师,此外还包括自动驾驶项目经理、自动驾驶产品经理、自动驾驶测试经理等多个职位。
可见,雷军经过密集的产业和市场调研,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未来汽车领域竞争的关键在于智能化。智能化是小米汽车的优势所在,也正是一些地方政府翘首以待的地方。不少地方政府已经先于市场投入巨资建设了当地的智能汽车产业园区,特别是智能交通的配套设施建设。
以河北沧州为例,在看到传统燃油车项目日渐式微的情况下,该市积极转型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据了解,沧州经济开发区已累计完成签约和达成签约合作意向的智能网联汽车企业达到10家,在建及谋划项目8个,涵盖了道路测试、示范应用、车辆改装试制、V2X智能化道路建设、智能路杆研发制造、车载智能OBU研发制造等多领域。
沧州经济开发区以推动整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为牵引,不断加快“Apollo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沧州)应用实验室”建设,加快“智能网联与边缘计算联合实验室”建设。截至目前,区内已建成21公里高标准V2X智能化道路,实现了路段LTE-V2X网络全覆盖,正在加快推进大运河沿岸落地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多场景应用。
“虽然都知道智能网联是汽车发展趋势,但商业化前景还是不明朗,特别是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还比较遥远。”沧州市一位政府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我们肯定还是希望真正的整车项目能够进来,就像新能源汽车一样,有实质性的带动。”
可以预见,有着智能生态优势的小米汽车,会是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布局城市的座上宾。
小米面临选择的烦恼?
自从雷军宣布小米造车之后,小米汽车花落谁家的问题,就成了热点话题。在很大程度上,小米汽车占据着一定的主动,毕竟小米汽车只有一个,而希望进入小米汽车的潜在城市有多座。
那么,问题来了,谁更符合小米汽车的胃口?或者说,哪些因素可能会更打动小米?
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聚集的地方,会被雷军重点考虑。回顾雷军以往的创业史,其对人才的渴求程度无以复加。雷军曾在一个公开演讲中,谈到了自己在创办小米手机时如何挖人的事情:有一个硬件方面的资深人才,雷军在长达两三个月的时间里,跟对方谈了17次,平均每次沟通10个小时。但最后,还是因为创业理念不同,所以雷军放弃了拉这个人一同创业做手机的念头。
有未经传言的消息称,雷军在四处拜访汽车企业的同时,不忘顺手对对方高层挖墙角。虽然这可能是一个传言,但足以说明雷军对人才的重视。
就汽车人才和IT人才而言,北京、上海、武汉具备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三座城市均是高校聚集之地,且都有比较雄厚的汽车产业和IT产业基础。除了人才这个因素之外,是否可以帮助小米汽车迅速实现产品量产也是一大关键因素。在这方面,安徽合肥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
众所周知,小米汽车大概率会采取代工生产的模式,而国内具备这种成熟经验的企业非江淮汽车莫属。蔚来汽车正是通过和江淮汽车的合作取得如今的销量规模。除了代工之外,合肥还有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优势,蔚来中国总部、零跑科技、威马汽车等一批造车新势力先后在合肥落户,而最新的例子是比亚迪。
最新消息显示,合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高端核心零部件项目已分别于8月2日、3日完成备案,该项目建成后具备40万辆新能源汽车高端核心配套零部件生产能力。据悉,项目将于8月底开工建设。
除了整车项目之外,合肥也开始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当地一位政府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目前合肥市正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为进一步完善链条注入动力。具体措施包括支持江淮汽车、蔚来汽车、江淮大众、安凯客车、合肥长安、奇瑞(巢湖)等整车企业加强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建设,创新“车电分离”等商业模式,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培育行业领军企业。
如今的小米也许正面临着选择的烦恼,而这一问题的答案会在不久之后揭晓。
>>>记者感言
小米造车加剧人才争夺战
汽车圈杀入越来越多的跨界者,使得汽车人才水涨船高,相关企业都是大手笔地挖人。
以恒大汽车为例,在其宣布造车之后,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研究总院启动全球招聘,计划招聘8000名新能源汽车产业世界顶级专家和技术精英,工作地点遍布在中国、瑞典、德国、英国、荷兰、奥地利、意大利、日本、韩国等9个国家。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研究总院下辖汽车研究院、动力研究院和电池研究院,招聘正副院长、造型研究院院长、首席总工程师,整车架构平台、动力总成、整车集成、车身、底盘、电子电器、车联网、自动驾驶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首席造型设计师,外观/内饰总设计师,各领域的技术总监、工程师和设计师等。
据了解,恒大汽车往往会开出令人无法拒绝的薪资待遇,而其招募的人才已经显示出来一定的效果。此前,恒大汽车与来自德国、意大利、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15位世界顶级汽车造型设计大师,在深圳恒大中心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为“恒驰”全系列车型提供世界顶级的造型设计。由这些设计大师设计的恒驰首期六款车型一经发布,就引来业界对其外型的点赞。
这次小米造车也不例外,四处出击招募所需要的人才,小米招募人才也会相应地提升薪资待遇。有传言称,小米将挖走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胡峥楠,高薪加股权据说花了10个亿。但后来胡峥楠在朋友圈进行了辟谣,
在造车新势力的疯狂挖人的情况下,传统造车实力也开始全力反击,代表性的企业是长城汽车。
最近,长城汽车发布了《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分别向8784名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39710.1万份,向不超过586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4318.4万股。
长城汽车2020年和2021年两期股权激励计划授予对象总人数为10669人,占企业员工总人数的16.89%。长城汽车表示,旨在通过构建创新的长期激励机制,形成全新的“利益共同体”,有效推动员工由“打工者”向“合伙人”转变,把“做工作”变成“干事业”。
可以预见,汽车人才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而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成败。(张忠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