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张晓翀)讯,国家统计局周一数据显示,3月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5%,环比持平。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3%,环比上涨1.1%。
此前财联社“C50风向指数”调查显示,市场预估市场预估国内3月CPI和PPI同比走势将分化,CPI同比涨跌幅预测中值为1.2%,PPI同比涨跌幅预测中值为8.2%。
兴业证券固收团队指出,3月CPI同比读数上行,PPI下行,主要受基数效应影响,CPI环比读数下行,而PPI环比读数上行,指向居民消费需求疲弱,而工业品价格在输入性通胀压力下出现抬升。这种通胀特征意味着稳增长和扩需求仍是目前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从去年的货币政策实践看,成本推升型通胀反而加大了中下游企业的经营压力,进而需要央行运用货币政策降成本进行对冲。
东吴证券宏观团队对财联社表示,3月通胀数据尚未反映出现疫情扩散的影响。展望4月,核心CPI面临下行压力,但农产品价格压力可能导致食品价格上涨;此外疫情的不确定性使得稳增长政策的效果打折扣,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如黑色系商品可能会出现阶段性调整,PPI增速将进一步回落。
食品和油价推升CPI,PPI向CPI传导增强
董莉娟称,在3月份1.5%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4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1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保持稳定,3月份同比上涨1.1%,涨幅与2月份相同。
市场人士指出,3月出行旅游和电影票房的服务价格环比下降,但受国际粮价和油价飙升影响,面粉、食用油和燃油消费价格上涨,使得3月CPI表现高于市场的预期。但3月核心CPI环比下跌0.1%,时隔4个月再度转负。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财联社表示,近期CPI涨幅明显偏低,一是源于“猪周期”正处于价格走低的下半场,另外也是当前消费不振的体现,同时也与我国货币和财政政策并未大水漫灌有关。预计4月CPI同比会保持回升态势,有望达到1.7%。考虑到当前物价形势整体温和,物价因素不会对接下来国内货币政策灵活调整、适时加力形成掣肘。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指出,二季度PPI向CPI传导增强,猪肉仍对CPI有拖累,但预计负向拖累收窄0.5个百分点,同时翘尾因素提高0.7%,都将对CPI中枢形成支撑;但疫情扰动服务业修复,居民消费需求整体偏弱,油价对CPI传导效应有限,预计二季度CPI中枢在1.5%左右。
高基数是PPI同比读数回落主因
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董莉娟指出,3月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PPI环比上涨,同比涨幅继续回落。据测算,在3月8.3%的P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6.8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5个百分点。
市场人士指出,高基数是PPI同比读数回落的主因,环比来看工业品价格上涨压力有所增加。此外,俄乌冲突带来的原油、有色等国际大宗商品上涨是3月PPI同比上涨的主要支撑因素。
兴业证券固收团队认为,当前PPI通胀呈现输入性通胀和成本推升型通胀的特征,上游原材料是PPI的主要拉动项,中下游行业受制于需求疲弱涨幅不明显甚至价格出现下降。
王青判断,俄乌冲突对国际油价的推升作用进入阶段性回落阶段,加之国内钢铁、煤炭产能加速释放,4月PPI同比有望降至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