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全市米面粮油肉储备充足,但末端配送能力不足,导致“最后100米”矛盾突出。许多市民有生以来第一次为吃菜发愁,也第一次发现,身边有那么多热心好邻居。大家都期待保供措施、配送流程尽快完善,更多分拣员和快递小哥赶紧返岗。但除了批评或等待,我们每个人还能为这“最后100米”做些什么呢?
我住12楼,同层有两户邻居。一家因为孩子年龄相近,平时走动得比较多。听说我家存货告急,二话没说,送来1袋蔬果和6盒酸奶,说他们家“囤货足,没关系”;另一家是点头之交,姓什么也不知道,他们收到政府发放的蔬果礼包后,只拿了水果和鸡蛋,直接把蔬菜牛奶送了过来,说他们家“人少,吃不完”。5楼还有一位素不相识的邻居,在微信群里听说我家缺消毒酒精,主动送了一小瓶。
现在这形势,谁家也不会嫌物资多,好邻居们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更让我感动。
在楼栋微信群,暖心细节还有很多。“缺米、缺油、缺牛奶”的求助,会很快得到回应:我家能匀两袋米、三块豆腐,他家富余酒精、消毒液。每天都有人热心提供各种物资链接,“团购一姐”一呼百应,不求回报。群的功能,有发布消息、澄清谣言;也有共享日用品、招募志愿者,抢到志愿者名额的难度,堪比抢菜;还有人分享“抢菜攻略”“种葱心得”。
左邻右舍抱团取暖,相互雪中送炭,其实就是为解决上海保供问题做贡献。
这次上海疫情,基层矛盾比较多,工作人员的压力极大,身心俱疲,仍坚持奋战。他们不仅需要我们加油打气,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分忧减负。而邻里互助、抱团自助,这种自发的、内生的力量,也可以应该成为上海今后夯实基层治理的强大助力。
大家都叫上海“魔都”,但“魔都”并没有魔法护体,除非每个人都努力地为她加一层保护罩。与其把时间花在抱怨上,不如,给好邻居们多帮几次忙,在微信群里多点几个赞,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多做几件事。
曹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