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自述:志愿者“大白”们,就是我眼里的英雄
新民晚报| 2022-04-11 15:01:09

从4月1日浦西正式进入闭环管理期开始,至今普陀区桃浦镇祥和星宇居民区已经封闭管理了10天,作为一个容纳了近2600户人员的大型社区,这里管辖着三个自然小区,辖域面积超过了33万平方米。

“静”——是为了每一户居民的安全,然而有一群人却“静”不下来,他们得“跑”得更快点、再快点,就是为了和病毒赛跑,守护“静态管理”下的居民需求。他们就是170余名,通过“先锋上海”到小区“双报到”的党员志愿者。

他们中,有的人穿着防护服闷晕了,缓一缓站起来,拎着垃圾袋继续前行;有的人母亲去世了,强忍着伤痛继续给居民分菜……这些志愿者“大白”们,他们也是别人的父母妻儿、别人的牵肠挂肚。

这一切,小区的居民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中。李月寒就是其中之一,在她的眼里,志愿者“大白”们,就是她眼里的无名英雄。

讲述人:祥和星宇居民 李月寒

我对“大白”有着天然的崇敬。这可能和我的母亲也是一位医务工作者有关系。2003年“非典”的时候,她就去到了一线。那时候,我就见过“大白”。

这一次,上海的疫情来了,复杂又突然。我想我终于有机会去做“大白”了。三月底,我报名参加了非重点地区检测——上门派发抗原试剂盒。那是我第一次真的亲身体验基层的工作。重复的话语,不厌其烦地解释,面对闭环管理楼栋的居民更得小心温和,基层的工作者,自己不害怕吗?不担心吗?我亲身体验过,我知道我是害怕的,但我不能传递给居民,否则他们会更慌。所以基层的难,我真的体会到了。

不巧的是,浦西封控的前一天,我所在的楼栋由于密接进行了闭环管理。没法去做志愿者了,为此我难受了好一阵。但后来想了一下,我如果有潜在的风险,去做了“大白”,那岂不是把风险传递给更多人。

于是,我就想记录下“大白”的点点滴滴。就好像我还在和他们一起并肩战斗一样,但是换了一种别的方式。

每一天“战斗”打响的前一晚,“大白”的志愿者群里总是很热闹:

“今天要分别招募检测协助、快递配送、垃圾收运、街镇物资派发志愿者,有意向的同志请接龙。”

“我来!”

“我也来!”

“我家有助动车,我可以带着一起来!”

“我家自备有几套防护服,我也带着一起来!”

“时间不冲突的话,我多报名几个!”

“谢谢志愿者们,谢谢你们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保证你们的安全,防护服我们居委先留给你们穿,请放心。”……

这是发生在祥和星宇居委和党员志愿者之间的真实对话。

每每看到这些我都热血沸腾,大家都很积极,都想在这种特殊时期,能多做一分是一分。

不止在口头上,在行动上他们更是如此。我从家里的窗户看下去,常常看到“大白”们骑着助动车,前后都挂满了包裹,飞驰在小区的楼栋间。我真想打开窗户对他们喊一声:“骑慢点,别摔着,我们不急。”

送快递、收垃圾,他们总是很耐心地在门口喊着:“爷叔,你的快递到嘞。我帮你放门口了,你自己拿进去哦。”“阿姐,你买的菜到了,有生鲜,抓紧处理。”“大白”们带着自己筹集的小推车、电瓶车,变身“配送员”,将大家网购的药品、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定时送达上门。

收垃圾这件苦差事,他们做得更是一丝不苟。“你好,我们上门来收运垃圾,还有吗?好的,一包干垃圾一包湿垃圾,没问题,都交给我们就好。”“大白”们挨家挨户把垃圾收走。我从阳台看下去,皓月当空,可他们依旧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穿戴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和口罩,拖着大大的垃圾袋,行动缓慢。天气渐暖,湿垃圾很快就有异味了,他们穿着防护服,爬着楼梯挨家挨户收,再分类收集到转运处。

有人问他们累不累,一位志愿者的回答让我不禁湿了眼眶,他说:“烟火气还在,就有垃圾等我们收,明天我还来,因为这是一件很‘扎台型’的事情!”

日夜更替,从清晨到夜幕,你们一轮接一轮,我现在不能亲身参与,但“潜伏”在志愿者群里的我,总是能看到在夜深人静收工后,你们和居委在群里又热闹地开起了会,复盘当日的工作,接龙分配第二天的工作……

原来,每一场香甜酣睡的夜晚,都还有人在披星戴月,他们在想办法,想着怎样更好地提升社区的服务工作空间。这些志愿者们的日夜付出,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我们看得到、听得到,更能感受到,我就想记录下这些,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

感谢你们,特殊时期的无名英雄!

通讯员 丁婉星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