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9亿买入资产,50万甩卖,智慧农业被问询,实控人罗韶宇旗下地产公司排名直线下滑)
红周刊 记者 | 惠凯
智慧农业多年前以9亿元高价从实控人手中买下了煤企明鑫公司资产,在经历数年的折腾,近日以50万元的超低价进行转让,此举引起交易所关注,并为此下发了问询函。
智慧农业的实控人是重庆资本大佬罗韶宇,其在A/H市场有3家上市公司,所控制的东银控股曾大张旗鼓收购煤企,旗下的东银能源的煤炭储备在民营企业中居于前三。随着债务危机的爆发,东银控股持有的智慧农业等上市公司股权已被冻结。
9亿买入资产,50万甩卖,智慧农业关联交易恐肥了实控人
跨界煤炭失败,又联手赣锋锂业开发有色金属矿资源
今年9月底,智慧农业(000816.SZ)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成都金海融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签订了《转让合同》,计划把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明鑫煤炭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转让给成都金海,股权转让价50万元,预计增厚智慧农业2021年净利润约2400万元。此次交易完成后,明鑫公司不再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
此次交易引发了较大争议——2012年,彼时智慧农业的前身江淮动力斥资9亿元从新疆东银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手中收购了明鑫公司。后者拥有二号立井、混合斜井两个矿井。尽管彼时煤炭行业已进入“4万亿”红利之后的下行周期,但这笔昂贵的收购还是获得了财务顾问中航证券的看好,称此次收购“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
谁知煤炭景气度持续下行数年,导致明鑫公司当初的业绩承诺也没有完成。在当初的收购方案中,明鑫公司承诺2013~2015年分别实现净利润不低于8000万元、9000万元和9000万元,可实际上明鑫公司2015年反而亏损了三千多万元。
2016年后,煤炭行情出现反转,但明鑫公司持有的两张采矿许可证却于2017年底到期,因公司无力补缴采矿权相关费用,明鑫公司近几年一直停产。2019年底,智慧农业股东大会终于通过决议,决定剥离煤炭业务,转让明鑫公司。
在9年前,上市公司以9亿元从实控人手中收购了明鑫公司,而到了9年后又仅以50万元价格甩卖,背后是否存在关联交易掏空上市公司的可能,显然是需要上市公司解释的。而正为了此事,深交所也在近日下发了关注函,要求上市公司对明鑫公司的评估方法、交易是否会损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等事项做出说明。
在跨界煤炭行业宣告失败后,上市公司近期又策划跨界新能源领域。今年9月初,智慧农业公告称,计划和赣锋锂业合作成立公司,共同开发有色金属矿资源。话音刚落,股价就收获了4个涨停板。
对于此次合作的后效是需要保持谨慎的,对此,上市公司也坦言,公司只是拟新设公司的少数股东,“本次对外投资对公司目前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不构成重大影响”。
重庆资本大佬陷入债务围城
Wind数据显示,智慧农业大股东江苏江动集团的持股全部处于质押状态,质押方中债权最大的是华融信托,还包括汉口银行、大连银行、民生银行等机构。质押日股价在4.33~8.7元之间,但目前的股票市价仅有3.4元左右。为此,不少债权人已诉诸于法律,譬如民生银行盐城分行、华融资产重庆分公司均以借款合同纠纷起诉江苏江动集团。
一同被起诉的还有重庆东银控股集团,其实控人罗韶宇是重庆的资本大佬,也是智慧农业等多家上市公司实控人。债务问题让罗被多家金融机构起诉,所持的上市公司股权也被冻结。
在10多年前,东银控股在西北、西南等地区曾收购了大量煤矿,该资产在当时还是一块盈利潜力较大的业务板块。据东银控股旗下的东银能源官网显示,公司是“中国民营煤炭储备量前三强”,旗下参控股煤矿有16处,煤炭储备量达145亿吨。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再好的公司也难挡行业景气度的长期低迷。2010~2015年的煤炭下行周期让很多出巨资收购煤矿的企业背上了巨大债务压力,而东银控股也是其中之一。2017年底,东银爆发了债务危机,好在有地方政府的伸手,其债务重组方案于2019年初得以通过,让东银控股暂时度过了危机。
旗下地产公司排名下滑
发债成本上升
在罗韶宇控制下的几大业务板块中,目前业绩最扎实的是其地产板块(隶属重庆的一家上市公司)。据上市公司年报,去年地产+物业业务总营收196亿元,延续了增长态势,毛利率也达20%。然而在地产行业被机构投资者普遍性“无视”的背景下,罗韶宇旗下的地产上市公司股价也难以脱颖而出,去年以来,股价已跌去三成。
罗韶宇旗下地产公司此前是地产公司前50强,2017年时,公司把总部从重庆迁至上海,公司董事长罗韶颖多次表示要“保三争二”(保证进入前30强,争取进入前20强),但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今年1~9月,该地产公司的销售额仅排在业内第53位,不仅没能冲入前30,反而滑出前50榜单。
另外,公司还计划通过发行供应链金融资产支持票据项目来缓解资金压力,“强化公司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提高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产结构”。然而从上交所官网信息来看,公司募资规模达20亿元的供应链金融ABS已被终止。
另据Wind数据,公司2016年发行的多只私募债票面利息还为6.5%,但在今年5月发行的私募债票面利息却已上升至8.5%。显然,公司的融资成本已经出现了大幅增长。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