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 | 汪佳蕊
三四成的净利润都来自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近九成的收入来源于高校市场,患上“依赖症”的正方软件此次IPO的梦想仍存很大不确定性。
3月31日,国内高校管理软件供应商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方软件”)更新了其创业板IPO招股书。公开资料显示,正方软件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提供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的软件企业,围绕学校在教学、学工、科研、人事、办公、办事等核心业务方面的信息化需求,打造“智慧校园信息平台”,提供的主要服务包括软件开发、运维及服务、硬件及集成等。
《红周刊》注意到,正方软件早在2009年就曾申请创业板上市,但由于业务依赖单一市场,对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影响,导致其未能过会。十三年过后,正方软件再次开启了IPO征程,但就目前来看,公司依赖单一市场的情况并未缓解,同时其营收增速连遭“腰斩”,三四成利润依赖于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同时,过长的产品购销周期也致使公司应收账款规模不断增加,回款压力持续加大。诸多问题之下,此次正方软件能否圆了“上市梦”,仍存很大不确定性。
业绩靠税收优惠及政府补助
依赖单一市场的“顽疾”仍存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正方软件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7亿元、1.86亿元和2.10亿元,营收增速分别为46.75%、26.56%和13.23%;同期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0.55亿元、0.88亿元和0.81亿元,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71.45%、60.68%和-7.41%。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正方软件的营业收入虽呈上升趋势,但营收增速却连遭“腰斩”,净利润也在2021年出现了负增长,未来情况难言乐观。
值得一提的是,正方软件近期表现并不优秀的净利润,还存在对税收优惠的依赖。
据了解,正方软件的税收优惠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及增值税税收优惠。由于其取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企业所得税按15%的税率计缴,而其销售自行开发的软件产品,按16%、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其中,2019年至2021年,正方软件享受的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税收优惠合计金额分别为1938.29万元、2326.83万元和2162.91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1.24%、23.11%和23.16%,这一占比并不算低。
而在余下七成左右的净利润中,还有一部分来自政府补助。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其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472.99万元、576.32万元和156.85万元。
若不考虑税收优惠及政府补助,正方软件在2019年至2021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041.47万元、5858.14万元和5791.94万元,分别为各期净利润的55.78%、66.83%和71.40%。
正方软件竟然有三四成的净利润都来自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可见,其来自正常经营所得的净利润并不多。
进一步来讲,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虽然对正方软件的业绩做出了较大贡献,但这部分利润始终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如若未来国家有关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或者正方软件不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相关资质要求,公司无法继续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则公司的经营业绩恐怕会受到影响,盈利水平将大大降低。
此外,从营收结构上来看,依赖高校市场仍然是正方软件的“顽疾”。据披露,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软件开发、运维及服务、硬件及集成,其中,软件开发中的主要产品包括智慧校园基础平台和智慧校园业务系统,然而仅这两项业务的收入占比,在报告期内分别达到86.43%、88.49%和88.72%,占比接近九成,并且呈现出逐年走高的态势。这也就意味着,正方软件对于高校市场的依赖性还在逐年增强。
不得不提的是,早在2009年,正方软件就曾因依赖单一市场导致IPO折戟,此次其带着尚未解决的问题再次对创业板发起冲击,能否通过审核就难免令人担忧了。
研发转化能力不足
“三创四新”属性仍有待解释
创业板早已不是十几年前的创业板,在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各个板块的定位都变得更加明确。根据《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发行人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应当符合创业板定位,即创业板定位主要支持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战略,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简称“三创四新”)。
也正是因此,不少拟上市公司在创业板IPO过程中均会被交易所询问是否满足“三创四新”定位,研发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先进性、专利成果等都是绕不开的审核重点。那么,正方软件的“三创四新”属性如何呢?
正方软件在论述其“三创四新”特征时,重点介绍了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和所获奖项,以及自主研发形成的“公共平台技术、业务构建技术、安全防护技术、智能服务技术”等四大类核心技术。公司还表示,将根据市场需求演化,不断融合新技术应用,满足数字化校园升级迭代的需求。可以看出,公司关于“三创四新”的分析论证缺少量化分析,并未阐明其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先进性。
而在研发费用方面,《红周刊》发现,正方软件也存在着不小疑点。
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正方软件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614.56万元、2653.78万元和2890.34万元,金额并不算低,然而从其研发费用的构成来看,职工薪酬却占了将近九成。
据招股书介绍,正方软件研发费用的投入主要包括研发人员的职工薪酬、折旧费与摊销及其他。报告期内,其职工薪酬的金额分别为2336.32万元、2379.97万元和2572.45万元,分别占当期研发费用的89.36%、89.68%和89.00%,可见其近九成的研发费用都以薪酬形式支付给了研发人员。
对此,公司表示,由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公司产品不断的技术更新和升级迭代、销售市场的持续开拓、项目的及时实施等均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当然,如果大量的研发薪酬支付,能够换来足够多的研发成果,那自然是另当别论,但事实上,正方软件大量的研发投入,并没多少转化为研发成果。
从最能反映研发成果情况的专利数量来看,截至2022年2月末,正方软件共获得5项发明专利,但是,其中有4项是2018年及以前的申请的,也就是说,在报告期这三年内,正方软件仅申请了1项发明专利,还有大量研发费用并未能转化成专利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全国高校的教学活动均由线下转至线上,线上教育类移动应用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争夺的风口,但面对环境的突然变化,正方软件的反应却似乎有点慢,其未能及时推出线上教学应用,从而错失了大好机会。而各大高校纷纷开始寻找替代品进行线上教学,以至于正方软件2020年和2021年的在手订单数量、合同金额均出现下降。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便在于研发创新能力,但作为国内众多高校的教务系统供应商,正方软件的研发转化能力和环境变化应对能力都表现不佳。如果连自身赖以为生的高校市场都无法守住,又何谈持续经营能力呢?因此,从研发成果转化能力和应对环境变化的产品开发能力来看,正方软件不仅需要对其“三创四新”特征,以及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进行更加详尽的说明,而且还需要对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进一步论证。
应收账款激增
回款周期偏长
由于正方软件重要客户为高等院校、中职学校等用户,这些客户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因此该部分客户的货款支付审批流程较长。亦有部分客户为加强售后服务约定了较长的付款周期,这也直接拉长了其产品的购销周期。再加上正方软件大多数客户是第四季度付款,这使得其前三季度收入受限,且全年收入中也有一部分是“只见数字不见现金”的应收款项。
根据招股书披露,截至各报告期末,正方软件的应收账款和应收质保金净额合计分别为4494.67万元、7221.59万元和10282.99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0.60%、38.85%和48.85%,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8.16%、22.55%和27.81%,占比均较高,且在不断增加。
此外,2020年和2021年,正方软件的应收账款和应收质保金增速分别为60.67%和42.39%,而同期营业收入的增速则分别为26.56%和13.23%,其应收增速已经明显超过营收增速。这意味着其赊销规模在不断增大,应收账款相关风险也越来越高。
这些持续看涨的应收账款给公司营业收入的质量带来考验。从应收账龄来看,在各期应收账款和应收质保金中,账龄在1年以上的余额合计占比也分别达到46.65%、39.23%和39.38%,由此可以看出,其回款周期较长的应收账款占比相当高。正方软件在招股书中也表示,随着业务规模的较快发展,若不能较好的执行应收账款管理措施或者客户结构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将面临应收账款回收难度增大的风险。
应收账款激增,意味着大量资金被客户占用,一旦客户回款出现大量逾期,很可能会导致资金链紧张,引发流动性风险,因此应收账款风险不容忽视。
随着IPO进程的推进,在上述种种风险之下,正方软件正面临着考验,对此,《红周刊》将持续关注。
(本文已刊发于4月16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