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 (记者 姜燕)4月18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国际古迹遗址日,旨在全球范围内宣传推广遗产保护理念,提升公众对世界遗产现实价值的认知。今年的主题为“遗产与气候”,呼吁各国进一步构建可持续性遗产保护行动目标与体系,以应对日渐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
相比前几年的主题,如2021年的“复杂的过去,多彩的未来”,2020年的“共享遗产”,今年的主题更加简单鲜明:传承文明古迹,要对历史尊重,还要对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新的主题也引发很多思考,如文化、人类历史等要素与当下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现象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文化与遗产的角色定位有什么变化?文化和遗产怎样缓解与适应气候变化?
一些以文化遗产为传播对象的视频作品近期上线,如腾讯以视频的形式上线《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世界遗产特辑和“了不起的中国世遗”两大活动,邀请文化大师、高校学者、文博爱好者等不同领域的文博从业者参与,一起用视频让遗产“活”起来。今年的古迹遗址日《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上线世界遗产特辑,特邀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柴晓明、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故宫博物院原古建修缮中心主任李永革,5位文化大师给孩子们讲述大运河、敦煌莫高窟、长城、北京中轴线、故宫等,了解课本里没有的历史,走近世界遗产和文物保护背后的故事。
良渚古城申遗亲历者的复旦考古学教授高蒙河表示:“考古不再是冷门的象牙塔,新媒体时代的双向交流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数十年致力于良渚过程的研究和保护,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教授高蒙河对这片数千年前的人类文明遗存可谓“情之所钟”。“号称‘中华第一城’的良渚古城,是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象征,把它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是我们的职责所在。”高蒙河说。
1982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突尼斯举办科学研讨会,同期在哈马马特召开的执行局会议上,有代表首次提出建立国际古迹遗址日,并在每年的这一天举办全球性的庆祝活动。这一建议经执行委员会讨论后通过,并于次年11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上得到批准。大会在一项决议中号召各成员国倡导并推行“4・18国际古迹遗址日”。从2001年开始,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每年都要为4月18日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各会员国根据这一主题自行选择活动内容与形式,如举行圆桌会议、科学研讨会,开办展览、讲座,向公众免费开放博物馆和遗产地等。之后各国会将有关报告、论文、海报、新闻报道等文字和图片资料送交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处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