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助市场信心修复 中信证券:拐点将至
证券之星| 2022-04-18 11:46:28

近日,继之前国常会和央行接连“预告”后,市场期待的2022年首次降准宣告落地。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进一步释放流动性。

作为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内外部不确定性增强,值此重要窗口期,货币政策释放加力信号,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不过,也有券商认为市场仍在底部震荡,“降准”刺激力度有限,疫情防控是当前的核心矛盾。未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不断取得新进展,以及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预期修正,投资者信心有望逐步修复。

降准助力市场信心修复

4月15日晚间,央行公告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并对符合条件的城商行和农商行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

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还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65亿元。

事实上,早在4月13日国常会就指出,“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并在货币政策方面强调“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内外部不确定性增强,值此重要窗口期,货币政策释放加力信号,有助于改善市场对稳增长政策加码以及宽信用即将到来的预期,对于提高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有一定的正向作用。

据兴证策略,降准落地有望提振短期市场情绪,历次降准落地后一周市场上涨概率较高,创业板指与沪深300上涨概率均达六成;而从涨跌幅中位数看,降准落地后一周创业板指表现优于沪深300,风格上成长和消费优于周期和金融。

复苏仍是关键所在

不过,也有机构指出,对目前的市场来说,不宜将此次降准作为新一轮行情的“发令枪”,降准是“补给”但非“解药”。

一方面是,“降准”刺激力度有限。央行本次降准为2022年以来首次降准,与去年12月份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相比,降准幅度小了一些。

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认为,从净投放角度看,特别是在2017年之后,降准常常伴随着降准当月和下月的MLF缩量续作。此次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但4月MLF并未置换,等额续作本次降准最终净释放流动性5300亿元,从历史上看属于中等水平。

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前疫情对经济活力进行压制,在流动性宽松情况下,需要警惕资金空转和企业“借新还旧”,这可能一定程度上削弱货币宽松对实体经济的实际拉动效果。

中信证券指出,当前降准降息等货币宽松难以直接缓解投资者关切,市场仍在等待疫情拐点和复工复产。

中泰证券也指出,短期来看,降准配合存款利率报价的调整,缓解了银行负债端压力,促进资金成本下行,债市受益较大。而疫情还未消除的情况之下,短期A股或仍将延续震荡调整态势,低估值和高股息板块相对占优,疫情出现好转可能才会迎来机会。

安信证券表示,就15日央行“降准不降息”行为来看,这次降准在时间点上是符合市场预期的,但这次降准幅度非常克制;至于降息,在国常会强调“适时降准”后市场对“同时降息”的预期就开始降低。本次“降准”幅度对于经济预期的修复和缓解A股资金面紧张作用有限。但更重要的是,本轮 “降准”依然是稳增长政策明确且积极的信号,后续“新的预案”更值得期待。

中信证券:疫情拐点将至

中信证券表示,当前降准降息等货币宽松难以直接缓解投资者关切,市场仍在等待疫情拐点和复工复产。上海疫情拐点将至,预计社会面清零将逐步实现;由于疫情原因中期修复行情有所延后,但稳增长行情将更加明确和持久

首先,传播系数大幅下降和方舱容载量大幅上升的趋势下,预计上海将在4月20日前后基本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其次,预计今年一季度经济情况弱于2021年三季度,同时疫情影响下二季度经济料继续承压,负面冲击不弱于一季度。

最后,围绕稳地产和服务业纾困的政策料将加力提速,当下各部门集中精力疏导长三角地区供应链和工业生产,待疫情得到控制后,预计政策会根据受损情况全面加码刺激消费。

这些主线值得关注

中金公司也认为,当前内外部面临的不确定性仍多,但考虑到当前资产价格可能已经反映了较多的悲观预期,市场累计回调时间较长,调整幅度较大,整体市场估值已经重新回到历史偏低位置,对于后市表现也不必过于担忧,中长期维度市场机会大于风险。

根据中国结算官网数据显示,市场3月新增投资者数量超200万,达230.20万,环比增63%。去年4月以来,没有单月新增投资者数量超过200万的。

在操作策略上,华安证券指出,央行在4月15日全面降准25BP,货币政策较为克制、短期内进一步加码刺激概率较小,“稳增长”政策预计仍将以基建、地产和促销费为主,效果仍需要宏观数据加以验证,密切关注4月18日公布宏观数据。因此,建议继续均衡配置以应波动。

配置方面,稳增长链条确定性最强,建议继续参与;促消费政策下,消费复苏确定性有所提升;流动性合理充裕,中长期仍可参与成长第三阶段行情。具体的行业配置继续围绕三条主线及两大主题。

主线一:继续把握确定性最强的稳增长链条,具体关注建筑建材、建筑装饰、钢铁、水泥、地产全链条(如玻璃、房地产服务/开发、家居、汽车等)以及银行等相关机会;

主线二:促消费政策出台预期下,消费复苏确定性有所增强,关注食品饮料、医药生物板块估值修复、把握必选消费品涨价(种植业、化肥、乳制品、调味品)以及服务类出行链条复苏“抢跑”相关机会。

主线三:看好成长风格中长期配置价值,建议逢调整加仓。具体关注双碳、风光储以及半导体。主题方面,建议围绕数字经济、国企改革进行配置。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