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港股的魔幻程度,远超所有人的预期。3月14日,恒生指数跌破2万点创近6年来新低,恒生科技指数跌破4000点创指数发布以来新低。
今日一个说法引起了行业的大讨论,这则观点称,“港股大跌可能是近期国际局势紧张导致,跟踪新兴市场指数的国际资金出现了较大的流动性缺口有关,而新兴市场指数里流动性最好的就是港股与A股。所以,外资近期砸了800亿的港股与400亿的A股”。
这则消息的真实性确实有待考证,多位基金经理也对港股大跌给出了归因分析。如此从未有过的变故背后,是疫情冲击、经济承压,外有战争风波、外资卖出、中概股问责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于港股而言,此时是否适合入场?有基金经理直言目前港股市场这种状态,或许是一种机会,因为它估值足够便宜,隐含收益率可观。也有公募提醒投资者,在流动性趋紧、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下,预计仍将维持震荡行情,板块间的轮动行情亦将持续。
现象级风险背后
受到国内疫情形势骤然紧张以及海外环境不确定因素持续涌现影响,港股下挫则严重。截至3月14日收盘,恒生指数收跌4.97%,全天下挫逾千点,恒生科技指数跌逾10%,科技网络、地产、医药、汽车股跌幅居前。
从目前的情况看,港股市场出现明显回调,已跌穿2020年初疫情刚爆发时的低点,逼近2016年初的低点。这也是港股30年来首次触及250月均线长期支撑位。
2021年港股市场格局以震荡调整为主,不少机构在年底对于2022年的港股行情充满期待。然而年初至今,港股市场尤其是科技股仍在回调中。港股到底怎么了?
“我对港股下跌并不意外,意外的是下跌的幅度。”华南一位大型公募机构基金经理坦言。
在战争的不可预测性、可能的对中国的制裁、离岸市场的脆弱性、全球滞涨等给港股带来的影响外,他更惊讶于包括外资机构在内的投资者的脆弱。
“这一次港股所经历的风险是现象级的,内有行业严监管、疫情冲击、经济承压,外有战争风波、外资卖出、中概股问责。”长城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助理曲少杰直言。
在曲少杰看来,近期港股持续调整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地缘冲突持续演变。截至今日,俄乌矛盾爆发已超两周,引发了一系列危机和风险,包括港股市场在内的全球市场巨幅波动,反映出全球对能源危机、债务危机、地缘政治危机和经济回落的担忧,各类大宗商品暴涨,而各国股市大跌。
其次,中概股担忧传导。2021年12月,SEC 宣布已通过修正案并出台《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细则。美国时间 3 月 11 日,SEC将五家中概股公司列入《外国公司问责法》暂定清单,连续三年登上该清单的公司将被禁止上市交易,中概股大跌,港股紧随其后,出现了明显的由于资金出逃导致的踩踏行情。
第三,部分外资降低配置。回顾一年以来的行情,自 2021 年 3 月以来,港股未平仓沽空值呈上升趋势,2022年以来已经升至历史高点附近,市场看空情绪浓厚,情绪极度悲观。同时,欧美资金出于全面降低权益仓位的考虑,相应降低港股市场配置。
“西方国家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手段,也引发了跨国投资的恐慌,投资信心降至冰点,从而导致外资紧急、加速出售海外资产,对于含‘外’量较多的香港市场而言,他们受到的负面冲击最为直接。”恒生前海基金进一步解释,这反映到港股市场就是当前的持续下跌。
“整体来看,当下港股及中概股的股价下跌更多受消息面和情绪交易面的影响更多,但优质公司仍有坚实的基本面基础,与估值本身关系不大。”华北一家基金公司研究人士表示。
防御or反攻
于港股而言,如若此时入场,是将难逃后市江河日下,还是把握了绝妙的反攻时点?
“无论从技术指标或回撤幅度来看,港股未来下行空间较为有限,长期配置价值已经凸显。”曲少杰称。
他判断,港股的估值已经位于历史底部,资金拥挤度也大大降低。但市场在经历了1年有余的下行周期后还继续杀跌,已经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基本面,而是相对更受到情绪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过度反应。持续杀跌的情况也忽视了两会期间制定的各项积极政策和5.5%的GDP增长目标。
曲少杰认为,月亏则圆,否极泰来,目前的港股不论是从估值还是筹码角度都已经具备相当的性价比,或为稳健的长期投资者提供了上佳的入场机遇,可以从长期角度关注港股资产的战略配置价值。
“目前港股市场这种状态,或许是一种机会。”前述基金经理坦陈,自己对未来的市场,尤其是港股表示乐观,原因就在于“它估值已经足够便宜,隐含收益率可观”。
诺德基金研究总监罗世锋从估值角度分析,全球资金配置港股的性价比已经开始逐步凸显。从中长期维度,他仍然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并坚持以相对偏长期的维度进行行业配置,投资组合以大消费、医药行业为主导,并配置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科技、制造等细分行业作为辅助。
港股虽然已经经历了大幅调整,估值亦处于历史低位,但恒生前海基金指出,在流动性趋紧、国外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下,预计仍将维持震荡行情,板块间的轮动行情亦将持续。
板块上,他建议短期内聚焦在与“稳增长”政策相关的部分低估值行业,以及在香港市场有大概率被重新估值的行业如绿色电力、储能等板块,同时关注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后可能会被给予政策支持的行业,如消费、金融行业等,但避开受行业政策及政治因素影响极高的行业与公司。
不过,博时基金指出,目前港股基本面仍受宏观需求和监管的双重压制,权重股Q4财报承压,交易情绪上还遭受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冲击,短期港股整体延续底部震荡格局,核心资产修复依赖于稳增长见效后的需求回暖及政策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