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高萍)讯,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等情形遭重拳出击。今日,生态环境部公开中碳能投等机构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等典型问题案例。
闽东电力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吕锦标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数据是衡量减排成果真实性的标志,数据造假,减排活动就流于形式,等于骗取配额。目前碳减排碳交易还是部门行政规章,该方面亟待尽快立法。
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首例碳排放数据造假案例曝光。为严厉打击发电行业控排企业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加强碳排放报告质量监督管理,保障全国碳市场平稳健康运行,2021年10-12月,生态环境部组织31个工作组开展碳排放报告质量专项监督帮扶。
从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2年第一批突出环境问题情形来看,点名了4家机构。具体包括,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存在篡改伪造检测报告,授意指导制作虚假煤样等弄虚作假问题;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存在核查履职不到位,核查工作走过场问题;青岛希诺新能源有限公司存在核查程序不合规,核查结论明显失实问题;辽宁省东煤测试分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存在涉嫌编造虚假检测报告问题。
经查询,此次被点名的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此前有过被行政处罚的记录。资料显示,该公司面向低碳、能源、金融相结合的市场,提供碳资产、碳减排和碳金融相融合的服务,其优势介绍为有首支面向全国碳市场的综合投资基金支持、近400个减排项目开发经验等。天眼查显示,该机构此前曾被列为内蒙古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失信主体。
“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准确可靠的数据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规范运行的生命线。”业内人士表示,利益驱动下有些企业通过修改碳核算数据,使得其碳排放量降低,从而减少配额缺口,为企业减少巨额支出。另外,第三方核查机构核查能力有限、独立性受到挑战,也导致制作虚假排放数据核查报告行为出现。
对此,一位双碳领域研究专家建议,对类似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也就保证碳排放报告数据真实性问题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副总经理李永林建议,完善碳市场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更加科学的核查和数据管理制度,加快构建和完善碳排放的监测报告核查(MRV)体系,设定更加科学的实测值测算方法,强化对第三方核查机构的监管力度,增强对数据造假行为的惩罚力度,确保更加公平的数据统计环境。
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蒋颖也建议,进一步完善核查机构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和监督核查机构行为,设定退出机制,将不良好的核查机构排除在外。同时,更广泛地纳入有公信力和专业能力的核查机构,提升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