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万砸进华夏银行打水漂,“乌龙指”背后应当反思什么?
证券之星| 2021-11-18 16:53:55

11月18日,市场震荡整理,在5.53元附近持续“织布”多日的华夏银行却突然异动,于11点12分遭到一笔超过5万手的大单横扫上方买单,让华夏银行股价一度冲至6.08元/股,距离涨停价仅有一分钱。

但是,6元之上的股价未能持续,一分钟不到的时间,股价随即回落,涨幅回至1%上下,在5.6元/股上下震荡,只在K线图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上影线。截至收盘,华夏银行报价5.61元/股,涨幅1.26%。

股价暴涨引发投资者质疑

在最近两周的时间里,华夏银行股价一直呈现心电图走势,成交额始终在6000万上下徘徊,最高也没有超过1亿元。受今日的大单影响,华夏银行全天成交额突破了2.08亿元,创下了四季度以来的新高。

仅这笔5万手的大单,成交额就超过2800万,占了近七分之一。不过,2800万元就将华夏银行差点送上涨停,也可以看出银行股近来的惨淡行情。

对于华夏银行午前股价暴涨的原因,市场则是众说纷纭。一些投资者怀疑是“乌龙指”,并指向了和华夏银行(600015)代码仅差一位的陕西黑猫(601015);但也有投资者坚称并非“乌龙指”,原因是5万手挂单相对开盘价5.53元仍在合理区间,接近涨停的6.08元几乎查不到成交量。

此外,还有声音表示,华夏银行股价随银行板块基本面恢复属于正常事件。

综合来看,华夏银行股价异动的原因无非两种:有大户或机构“乌龙指”下错单;有大户或机构有意为之。关于此次异动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公告信息予以佐证,不过很有可能是主力在试探市场情绪。此前,华夏银行于年中发布了200亿元的定增计划,如果顺利,年底或将有新动向。

A股“乌龙指”屡见不鲜

事实上,A股市场上类似的“乌龙指”事件并不罕见。

10月19日,规模400亿的广发货币ETF尾盘被砸近乎跌停,从成交单来看,是最后10手90.991元/股的成交干的,很有可能是投资者手抖造成的乌龙指,把99.991敲成了90.991。

2月10日,上期所燃油期货2105合约(主力合约)尾盘也疑似出现乌龙指,最后3秒钟内跌约10%,最终以10.84%跌幅报收;1月末,中证证券ETF开盘第一笔单就惊现“乌龙指”,打出跌停价1.017元,创出半年来新低,在日K线上留下了长长的下影线。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落幕

不过,A股市场最著名的“乌龙指”事件还是当属“光大证券乌龙指”,有一定投资经验的人都此应该都比较熟悉。

2013年8月16日,光大证券交易员在按计划进行套利交易,在系统使用“订单重下”功能时,错误地将原本24个成分股的下单做成了24组成分股,造成了最终加计申报买入金额234亿元,最终实际买入的成交金额72.7亿元,对整个沪市股票造成了巨大冲击。

光大证券为了弥补这个损失,宣布午后紧急停牌,并在午盘开始全力做空股指期货对冲,结果当天不仅没有亏钱,反而还浮盈了八千多万元。这种做法虽然保护了公司利益,但明显是利用了市场信息不对称,于是光大被告上了法庭。

最终,法院给出判决:对时任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总经理杨剑波在内的四名责任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及市场禁入决定。此后几年内,仍有投资者对此事进行上诉,多名投资者获2220元到200980元不等的民事赔偿。

“光大乌龙指”背后有何反思?

虽然在司法层面,光大证券的乌龙指已经落幕,但是这件事一直引动着市场的讨论。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对证券市场信用体系连发三问:如此严重的失误为何能够顺利进行信用交易?为何光大证券能以内幕交易的方式挽回损失,继续绞杀投资者?如何通过程序化的办法公平处置光大“乌龙指”交易?

此外,在“光大乌龙指”事件中,用以抵御风险的三重门:投资与交易部门的自我检查、财务部门设立的头寸限制、合规部门的异常交易审查,均没有起到应有的防御作用,也令投资者质疑券商机构在风险控制执行方面的不足。

由此,也体现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加强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券商的内部风险控制,建立合理有效的熔断机制对于市场的重要性。

投资者须警惕“乌龙指”现象

综合来看,除去部分情况下的“系统bug”、“代码输入错误”等问题,流动性不佳或是“乌龙指”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新入市的投资者,对市场高位大幅波动不适应,容易误判股价走势,出现追涨杀跌的操作,极端时易出现承接盘短时间不足的情况,投资额就等于打了水漂。

以“光大乌龙指”为例,当年,在消息不明、盘面不清的情況下,几乎所有中小股民都在一遍质疑发生了什么,一边毫不犹豫地选择重仓跟进,以免因消息滞后而错过千载难逄的投资良机。在短短几分钟内,盘面买单迅速增加,股民疯狂抢筹的目标从出现巨额买入的权重股,转移到了其他任何可以购买的股票上。

仅仅3分钟,上证综指就上冲百点,涨幅超过5%。在沪深300成分股中,有71只蓝筹股在第一时间就瞬间直拉涨停。而在午后消息明确后,市场明显出现恐慌情绪,股票抛售大幅增多,股指陆续回落,最终沪指反而收跌0.64%,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中必须铭记的一次重大事故。

因此,对投资者而言,要理性地看待股票的暴涨暴跌,切不可盲目跟风、涨追跌杀。多了解和学习一些投资知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合理运用避险手段,加强自身保护意识才是在资本市场中明哲保身的要诀。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