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文
因工作需要,我与父母“同城分别”已有月余,老人向我报平安时,都不忘夸一句“这栋楼的年轻人真好”。他们以志愿者身份消杀楼道,引导老龄邻居做核酸,化身“团长”以“拇指功夫”为不谙网购的长辈筹措菜品,“最紧张的时候,203的‘90后’小夫妻非要匀一颗卷心菜给我们。你下单买的肉菜礼包,又是203的小伙子从小区门口提到家门口,我们要分一些表达感谢,他摆摆手就跑了。”虽说此情此景在上海屡见不鲜,但真实发生在我身边,那份感动还是很独特。
上海,一个老龄化达两成多的特大城市,又因天南海北的年轻人云集而充满活力与多样性。平时,“老人与青年”因年龄、身份、作息规律等差异而交集不多,密切关系往往集中于家庭亲属或助老产业。但这场以封控为特征的全民抗疫大战,突然间打破了世代界限,兼具现代知识与创造力的青年的表现着实不凡。
这里有个典型:这些天,B站有个“00后”Up主“拉宏桑”很火,原因无他,作为浦东某封控小区的楼长,小姑娘竟以“零经验”满足大批老年居民的各种需求,在忙而不乱的保供中,展现出“小青葱”的抗压能力与无穷智慧。别的不说,挨家挨户通知取菜效率低下,“拉宏桑”便鼓捣出“下楼拿物资速度奖惩机制”;有居民不配合核酸检测,原本“社恐”的她也会“河东狮吼”般催促,但又很快变成温柔的“小棉袄”,呼唤叔叔阿姨“快来吧”……如大家所见,类似“203小夫妻”“拉宏桑”这样的青年不在少数,他们曾是被大人们呵护的一代,可疫情中,他们也用肩膀扛起责任:有的走出家门,承担公共场所清理消杀、物资转运、维持秩序等工作,有的足不出户,却发挥企业管理、美术、新媒体等专业优势,开展公益团购、关爱老人、心理援助。由于许多来自基层实践的方法卓有成效,还被有关部门所吸收,变成可复制、可推广的“SOP”(标准作业流程)。
正如一位青年志愿者告诉我,疫情前,我们大多觉得私人空间里的幸福远比公共生活中要多,但危机中,邻里互助让大家在公共生活中找到远比私人生活更多的幸福感,如同社交平台上流传的一句话:“你不能改变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选择表情;你不能预支明天,但你必须用好今天!”
更重要的是,投身抗疫的年轻人主要是1994年至2010年间(说法不一)出生的“Z—代”,年龄为12岁至28岁,因浸润于数字时代、充满进取心、创造力十足而成为塑造社会未来的生力军。这次抗疫中,将科技揣在口袋里长大的“Z—代”看世界的眼光已与前人不同,他们并未沉迷自拍、热衷消费和消极被动,他们中的大多数意识到世界越变越小,而个体关联度越来越密切,这正是他们运用知识去创造价值的大舞台。“这次危机证明,他的安危,与我有关,”一位替老年人“团菜”的年轻程序员告诉我,“我之前从事Linux软件的开发,但经历这次抗疫后,我对技术与生活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决心花更大气力去研究服务老年人的App和软件了。”
当疫情给上海投下阴影、有人甚至形容为“切尔诺贝利时刻”,可我们有太多理由不必太悲观。无数拒绝“躺平”的年轻人足以证明,危中总有机,纷乱中总能找到乐观的种子,正如一则西谚所言:“每朵乌云都镶着一条银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