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概念 “起飞”, 大单品成规模突破口?
财联社| 2022-04-18 22:30:47

财联社|新消费日报(研究员 梁又匀)讯,近日,据媒体报道,我国首个全国公益性预制菜行业自律组织——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已正式成立,该联盟由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共同指导,并获得了十余个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及市级政府支持。

这也是自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鼓励制售半成品和净菜上市”后的又一有利保障。

4月18日开盘,预制菜板块继续走高,福成股份、步步高、仙坛股份、中百集团等股票先后触及涨停,但部分股票波动明显。

其中,步步高上演“地天板”,截至收盘,步步高跌幅达6.6%。该公司曾在互动平台表示,旗下已有预制菜品牌“大师菜”,预制熟食产品包括寿司、饭团、盒饭、卤菜、面点等。

与此同时,全聚德也宣布将针对单人场景,如年轻一代上班族、单身族推出便捷烤鸭产品,继续加码ToC端业务。

不论是受疫情“宅家经济“催化,还是政策鼓励影响,预制菜行业已然来到了爆发的前夜。

B、C两端齐发力,C端有望成重点

安信证券研报显示,我国预制菜行业已经初具规模,市场规模约为2100亿元,到2025年行业规模有望增长至6000亿元左右。

东莞证券研报显示,预制菜端ToB端销售占比最大,约为80%,零售端消费占比约为20%。

在B端市场,随着冷链运输、供应链体系的完善,同时我国餐饮品牌连锁化、规模化发展已成为行业主要发展趋势。此外,服务于餐厅后厨的标准化预制菜有效带动了行业的发展,同时快节奏的外卖市场增长,也给以料理包为代表的预制菜提供了新增长点。

据中国酒店业协会对样本餐饮企业的测算,使用预制菜的餐饮企业能极大节省人力成本、压缩出餐速度,利润率有望提升7%,同时也可使餐厅的原料采购成本下降10%,最终降至30%。

与此同时,面向消费者的C端预制菜市场也增势迅猛。

数据显示,2022年叮咚买菜年夜饭预制菜销量增长超400%,盒马预制年菜销售同比2021年春节增长了345%, 每日优鲜元旦预制菜销售额增长130%。随着预制菜品研发的不断丰富,以及消费者教育持续推进,面向家庭聚餐、“一人食”的细分赛道将会是各方关注的重点。

投融资市场关注重点也越来越集中于面向C端的预制菜品牌。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为预制菜融资高峰期,其中2020年共发生12起,2021年融资超35起。

除2021年4月上市的味知香主要面向B端大客户外,大希地、锅圈食汇、麦子妈、找食材、珍味小梅园、叮叮懒人菜等均为主营C端零售的预制菜品牌。其中不少品牌单次融资金额达数亿元,参投机构不乏红杉资本、IDG、美团、元气森林等。

大单品成规模突破口

3月以来,全国各地预制菜销量增长明显。其中,半成品净菜以及小吃最受欢迎,多个单品销售额比2月份增长超过50%。

然而成品预制菜的待遇则十分不同,财联社记者从深圳和上海了解到,封控期间成品预制菜始终很难成团,一方面是价格原因,另一方面也因为大家的口味需求不同,缺乏形成“共识”的菜品。

千味央厨董事会秘书徐振江曾表示,入局者还处在各自摸索阶段,预制菜行业成熟的两个标志在于,龙头出现和大单品的诞生。

尽管赛道发展如火如荼,但据中国酒店业协会统计,不论是B端还是C端,预制菜市场均同时存在销售区域小、地域特征明显、参与者众多、行业集中度低等特点。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也显示,2020年我国预制菜行业前十家企业销售规模占比为14.23%,而同期日本预制菜行业前五销售规模占比已达64.04%。同时,华泰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日本销售规模达10亿级别的大单品有5个,而同年我国仅有小酥肉、梅菜扣肉可达到10亿元销售门槛。

民生证券表示,B端在餐饮企业降本增效的诉求下,需求较为明确,我们预计中餐预制菜B端远期市场空间有望破万亿,C端市场规模有望破千亿。但由于中餐品类繁多,烹饪工艺差异巨大,未来行业或将呈现整体分散,品类集中的行业格局。

从产品类型而言,国内预制菜主要分为上游农牧水产类企业,如国联水产、龙大美食;传统速冻食品企业,如安井食品、三全食品;餐饮企业,如海底捞、金陵饭店、全聚德、同庆楼;新零售企业,如盒马、叮咚买菜等,各具优势。

海证券认为,可包容性强、口味群众基础大的品类更容易诞生具备规模大的单品。同时,产品附加值与差异化程度高、满足C端消费人群需求的品类具备更强的盈利能力,如成品菜类、调理肉片类。这也是味知香面向C端的牛肉类系列毛利率可达到31.4%、高于同类品牌的原因。

近期,广东、温州等地已开始积极布局地区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扶持地区优势企业以及特色菜品。

随着各地分别围绕当地特色美食发展预制菜产业,在不同菜系中,能获得消费者广泛认可、具备大规模生产的大单品或许将从中诞生。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