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 | 刘杰
沐邦高科拟11亿元跨界收购豪安能源进军光伏产业链,然而,标的公司一年多以前以仅为5000万元的价格易主,此次估值暴增其中合理性存疑。另外标的公司所属行业产能整体过剩,相关产品也存在降价趋势,此时沐邦高科高溢价介入风险不言而喻。
3月24日,沐邦高科发布延期回复上交所对其重大资产购买事项的问询,这已是继3月10日、3月17日后,沐邦高科第三次发布延期公告。
此前,沐邦高科发布收购预案,拟收购内蒙古豪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豪安能源”)100%的股权,标的公司为硅片生产商,这意味着沐邦高科此次交易为跨界收购,背后的难度不言而喻。重要的是,当前市场上硅片产能严重过剩,诸多二、三线硅片厂商均延缓扩产计划,其此时斥巨资进行收购,合理性有待考量。
从过往经营情况来看,沐邦高科似乎酷爱并购,此前就曾收购广东美奇林互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奇林”),然而该公司因为业绩不及预期,其不得不大幅计提商誉减值,致使公司2021年业绩出现上亿元的巨亏。而其本次对豪安能源的收购,在交易方式、高溢价等方面与前次收购美奇林如出一辙,且交易的成本也明显高于同行业类似项目的投资成本,这难免令人担忧,其是否会步前次收购失败的后尘。
收购美奇林结果不佳
本次估值合理性存疑
沐邦高科原本主营玩具业务,2017年教育板块受到追捧,于是其扩展了儿童教育业务,2020年,疫情来袭,其又迅速转换生产线,开发了医用防护物资生产业务,最终形成了现今益智玩具业务、教育业务、医疗器械业务三大类主营业务模块。
此前,沐邦高科玩具产品的终端市场主要在境外,销售渠道依托于境内出口型贸易公司和境外经销商,境内市场占有率不高。而美奇林为全国性玩具运营商,拥有成熟的国内销售渠道,于是,沐邦高科于2018年向美奇林发起收购,然而,此次收购中的溢价却并不低。
据当时的交易草案显示,以收益法评估,美奇林在评估基准日2017年12月31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权益评估值为4.42亿元,增值额为3.53亿元,增值率高达393.99%。这意味着沐邦高科花费了净资产近5倍的价格收购了美奇林,由此,本次收购产生了3.26亿元的巨额商誉。
2019年是美奇林并表后的第一年,沐邦高科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7.97%、80.08%,如愿达成业绩目标。然而,短暂甜蜜后,2020年疫情来袭,玩具行业遭到冲击,沐邦高科当年营收出现了6.62%的负增长,美奇林业绩亦走低。据此,2020年,沐邦高科对美奇林计提了1579.65万元的商誉减值准备,当年净利润也骤降47.38%。
近期,其又发布预亏公告表示,2021年将对美奇林再度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1.5亿元,这导致其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3亿元~1.4亿元。
回头来看,收购美奇林对沐邦高科的影响并非只有最近两期,2018年收购完成后,其当年中介机构服务费激增3倍,增加额达739.17万元,而全年净利润下滑1992.19万元,增加的费用额占到了净利下降部分的四成左右,公司当年因此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也就是说,除了2019年业绩表现较好外,其余年份业绩均因收购美奇林受到了影响。
业绩不佳,自然会触发对赌协议条款,根据交易双方签署的对赌协议约定,2018年至2020年,美奇林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300万元、3960万元、4750万元,不足部分交易对手将弥补赔偿。
2018年至2020年,美奇林分别实现净利润3316.63万元、4152.61万元、3948.32万元,业绩承诺完成率分别为100.50%、104.86%、83.12%。其前两年卡线完成业绩承诺,最后一年则未能完成业绩目标。据计算,业绩承诺方拟补偿金额为592.44万元,相较于沐邦高科3亿多元的溢价,补偿金额可谓是杯水车薪。且从2021年沐邦高科将对美奇林计提1.5亿元的巨额减值来看,美奇林业绩承诺期刚过,似乎便出现了业绩“大变脸”的情况。
从收购方式来看,沐邦高科似乎酷爱采用“现金收购+非公开定向增发”的方式,而非市场较为普遍的发行股份及现金方式进行收购。后者优势在于,可以将标的公司原股东与上市公司利益绑定,更有利于标的公司后续的整合工作,而在现金收购的方式下,标的公司原股东直接套现退场,后续公司一切问题均需收购方应对解决,一旦标的公司出了问题,原股东配合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并不高。此前沐邦高科收购美奇林就采用的是前种收购方式。
而据收购预案显示,沐邦高科本次收购豪安能源同样采用“现金收购+非公开定向增发”等方式筹集资金。标的公司豪安能源100%股权的预估值为11亿元,2021年末,其股东权益为1.69亿元,估算溢价率高达550.89%,粗略计算,收购完成后将产生近十亿元商誉。可见,从收购方式及高溢价等角度来看,本次交易与此前收购美奇林如出一辙。
此前收购美奇林未能提振公司业绩,沐邦高科玩具业务也走上了下坡路,2021年前三季度,其营收、净利润分别下降22.23%、11.27%。原业务式微,其再次拓展新业务,打算通过收购豪安能源,切入光伏产业链,但令人担忧的是,本次收购是否会步此前收购美奇林的后尘?
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豪安能源起初为朱林生、王先仁在2019年1月共同出资建立,二人分别持股90%、10%。同年11月,王先仁将所持标的10%的股权转让给李文珍。2020年7月,朱林生、李文珍将所持标的全部股份分别转让给张忠安、余菊美夫妻二人,交易完成后,二者分别持有标的公司90%、10%股权,豪安能源易主。
上述股权交易双方均按照原值进行转让,并以现金形式一次性付清,张忠安、余菊美接收标的公司100%股权合计付出了5000万元成本。而一年多后的此次交易中,标的公司拟并入上市公司,估值犹如搭上“云霄飞车”,竟然激增至11亿元,照此推算,张忠安、余菊美获益超10亿元,可谓赚得盆满钵溢。
蹊跷的是,既然豪安能源前途似锦,为何当初朱林生、李文珍竟然愿意按原值转让股权呢,这岂不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距离豪安能源前次易主时间并不长,为何前后价格差距如此之大?这难免令人怀疑交易的真实、合理性。对此还需要公司做出合理的解释。
豪安能源行业产能过剩
逆势高价切入风险过高
光伏产业链条共分为上、中、下游,上游为晶体硅原料、硅棒/硅锭/硅片,中游为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下游为光伏系统应用产品。据收购预案显示,标的公司豪安能源以光伏硅片和硅棒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处于光伏产业链的上游。
图1 光伏产业链解析示图
图片来源:长城证券研报
不过,有数据显示,豪安能源所处硅片环节正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状态,且“强敌环伺”,市场竞争极为激烈。据集邦咨询数据预估,2021年、2022年,国内单晶硅片产能分别为348.4GW、445.5GW,而全球单晶硅片需求量分别为184.90GW、262.98GW,产能分别为需求量的1.88倍、1.69倍,产能供给远大于终端的实际需求。
图2 2019~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及单晶硅片产能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不少硅片厂商此前扩张的产能即将得到释放,譬如,中环股份50GW单晶硅材料项目、晶澳科技20GW拉晶及20GW切片项目、通威&天合乐山二期7.5GW项目、双良节能包头二期20GW项目等预计都会在2022年投产。
基于前述行业情况,长城证券在研报中表示,行业竞争逐步加剧下,硅片厂商进入格局分化期,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及客户累积等方面更具优势的龙头厂商防御力较强,二、三线硅片厂商或将加速出清,2022年已规划新增产能或将延缓落地。
从硅片厂商市占率来看,据CPIA统计,2020年隆基股份、中环股份、协鑫集成、晶科能源、晶澳科技、京运通、阿特斯,7家头部硅片厂商的市占率合计已达88%,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市占率为2%的阿特斯在招股书中表示,其硅棒、硅锭及硅片的产能为6.94GW,而据收购预案显示,标的豪安能源目前已建成1.5GW单晶硅棒项目,对比来看,标的公司产能较小,仅为阿特斯的两成,为小型硅片厂商。
图3 2020年硅片厂商市占率(单位:%)
根据上文分析来看,在产能大幅过剩的情况下,沐邦高科却打算高溢价收购豪安能源,挤进光伏产业链,逆势前行之下,其跨行业收购的风险不言而喻。
收购成本过高恐成“冤大头”
供需错配标的产品价格承压
沐邦高科本次收购豪安能源的交易价格为11亿元,以高于标的公司5倍以上的价格收购,可谓是不惜血本。然而,如此高的收购溢价,令人担忧其会成为“冤大头”。
对此,《红周刊》梳理了9家国内硅片厂商投资公告及招股书等相关信息,其中,投资成本较高的为上机数控的包头单晶硅拉晶及配套生产项目,该项目拟扩张产能10GW,项目投资成本为35.03亿元,单位投资成本为3.50亿元/GW。而沐邦高科项目投资成本11亿元,拟扩张产能1.5GW,单位投资成本为7.33亿元/GW,近乎是前者的两倍。而9家硅片厂商的单位投资成本平均值为2.40亿元/GW,对比来看,沐邦高科投资成本远超行业均值。
附表: 国内硅片厂商扩张产能投资成本情况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告、招股说明书
事实上,沐邦高科给出高价或是看重标的公司所处热门赛道及高成长性,但这背后却存在诸多值得警惕的风险。
豪安能源所处硅片环节与上游硅料环节在产品价格上存联动反应,硅片价格随硅料价格变化而变化。据长城证券研报显示,硅料环节由于其扩产周期约为硅片的2~3倍,2021年硅料供给与硅片需求出现错配,硅料价格一路快速上涨,最高涨至270元/kg左右,但近期由于通威永祥二期5.1万吨、云南一期5万吨项目投产,硅料供给压力得到缓解,硅料价格已有所松动。
据CPIA数据显示,2021年,硅料总需求量为55.1万吨,有效产能为57.3万吨,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其预测2022年光伏全球装机225GW(乐观),按装机容配比1:1.2计算,对应硅料需求量约76.5万吨。而据集邦咨询预测,2022年硅料有效产能约86万吨,可见,2022年硅料供需紧张情况相较于2021年会有所放缓。据此,长城证券研判,预计硅料价格将在2022年上半年平稳下行,下半年或将加速下行,全年价格中枢或将落在150元/kg~200元/kg。
豪安能源主营产品硅片的价格增长动力来自于硅料,硅料价格走低,硅片价格将跟随下行。据CBC金属网最新报价,3月18日,国内单晶硅片M10的价格为6.68元/片,较去年价格高点6.87元/片,下降约3%。
如上文所述,预计硅料价格在2022年呈下行趋势,故未来硅片价格恐将有进一步下滑的可能,届时像豪安能源一样的硅片厂商盈利情况恐会承压。
(本文已刊发于3月26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