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内罗毕3月27日电综述:中国减贫经验助有助于非洲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记者
这是2021年7月13日,中国专家组成员在布基纳法索中西大区水稻示范区查看苗情。新华社发(中国农业组供图)
非洲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却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非洲各国专家表示,非洲可以借鉴中国减贫经验,逐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首要目标,就是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据联合国统计,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大多数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1.9美元。受新冠疫情影响,撒南非洲的极端贫困人口大幅增加。
肯尼亚国际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表示,中国重视农村地区减贫,利用现代农业快速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这对肯尼亚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有益启示”。
南非大学姆贝基非洲领导力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谭哲理说,中国脱贫在以人为本、整体发展、党员带头和坚决执行方面提供了经验。
这是2021年10月8日,中国专家组成员在布基纳法索中西大区水稻示范区指导机械化水稻收割作业。新华社发(中国农业组供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帮助非洲消除贫困方面,这是中国的一贯做法。
在马达加斯加,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主任助理李艳萍介绍说,中心一方面选育出适合当地需求的杂交水稻品种和栽培技术,另一方面培训当地种植户掌握先进技术。
34岁的马达加斯加人哈西娜说:“2019年底,马达加斯加发生了干旱,但由于我跟着中国专家学习了旱地育秧,稻谷长势很好。跟着中国人做事,我们生活很有希望。”
这是2021年10月8日,中国专家组成员在布基纳法索中西大区水稻示范区指导机械化水稻收割作业。新华社发(中国农业组供图)
在布基纳法索,中国专家组在中西大区建设了50公顷洼地水稻示范区,提供种子、肥料、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还参与播种收获的全过程,组织田间技术培训,推广新技术。
布基纳法索总统技术秘书、中布农业合作项目负责人加乌苏·塞努说:“示范区稻米品质非常好,收成达到去年的二到三倍,对全国的洼地水稻开发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在几内亚比绍,据第11期中国援几内亚比绍农技组组长郑俊杰介绍,农技组采取“技术+物资”方式,精心编制《水稻种植技术要点》等中葡双语系列教材,培训本地农技骨干,造就了一大批“飞不走”的人才。
1月14日,在几内亚比绍巴法塔,当地农民接受中国农技组专家的培训。中国农技组进驻几内亚比绍20多年来,引进和选育30多个水稻品种,对2.2万余人次开展技术培训。新华社发(中国援几内亚比绍农业技术专家组供图)
参加培训班的农机操作手迪亚哥说:“感谢中国人把知识送到了我们家门口。”中国农技组进驻几内亚比绍20多年来,引进和选育30多个水稻品种,对2.2万余人次开展技术培训。
2021年底,中方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宣布中非务实合作“九项工程”,涉及减贫惠农、绿色发展、能力建设等多方面,受到非洲朋友热烈欢迎。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称赞中方这一举措,表示对中国消除贫困和技术转让非常感兴趣。
埃塞俄比亚战略研究所国际关系和外交事务高级研究员梅拉库说:“非洲国家需要有效利用中国对非洲的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方面的支持,争取减贫成功。”
这是2020年1月15日在纳米比亚奥塔维市拍摄的北京高科现代化农场一角。新华社发(北京高科供图)
非盟农业、农村发展、蓝色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委员若泽法·萨科对新华社记者说:“非洲应该借鉴中国在减贫方面的成功经验,特别要重视农村发展。我有机会去到中国,见证了中国农村的城镇化转变。”
非盟经济发展、贸易、工业与矿业委员阿尔伯特·穆昌加表示:“非盟热切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以便实现非盟《2063年议程》设定的非洲经济增长目标。”(执笔记者:王洪江;参与记者:曹凯、龙雷、董江辉、刘畅、黎华玲、白林、荆晶、陈诚、谢昊、罗毓、田耘、王子正、张改萍、张玉亮、汪平、凌馨)
这是3月9日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拍摄的中国政府援建的面粉工厂。新华社发(马丁·姆班圭塔摄)
1月16日,在几内亚比绍巴法塔,当地农民接受中国农技组专家的培训。中国农技组进驻几内亚比绍20多年来,引进和选育30多个水稻品种,对2.2万余人次开展技术培训。新华社发(中国援几内亚比绍农业技术专家组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