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为最早使用的工具之一开始,木头就逐渐融入人类生活,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那些陈列在博物馆里,不同年代、形态各异的木质文物,既讲述人类与木头的故事,又为今人还原古人的生活场景。
经过几十年的考古发掘,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的甘肃省武威市磨嘴子汉墓群,出土了种类繁多的木质文物。其“主角”有像牛、马、鹅、鸡这样的家禽家畜,案几、木车、纺线锭、缠线板这样的生产生活器具,也有或挥舞衣袖、翩翩起舞,或全神贯注玩博戏的人俑,以及天马行空的独角兽。古人运用雕刻、彩绘等制作工艺,以及简洁流畅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出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生动传神的人物、动物形象,和集观赏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各种器物。一刀一刻,一笔一划,一棱一角,尽显木韵匠心。
(相关资料图)
时光潋滟,一木千年。当我们走近这些两千年前的木质文物,一幅汉代河西地区先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图景,缓缓在眼前铺展开,鸡鸣犬吠、羊群欢腾、伏牛乘马的田园气息,穿越时空,扑面而来。(文案、制作:宋燕 素材来源:甘肃省博物馆网站)
【双辕木牛车·汉代·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
由牛、车两件组成,皆为松木质地。牛通体呈黑色,耳、角及足部略淡。尖直的长角斜向上伸出,小耳两侧平展,躯体健硕,四肢直立,尾扬起。眼、鼻以白线描摹。车为松木本色,未作绘饰。以木板作軨和軧,軧板高高耸起,顶部略弧。双辕长出,横木为轭,架于牛颈背间。双轮巨大,车轮尚能转动。这种畜力载物车在当时的河西地区非常流行。
【木鹅群·汉代·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
由12只鹅组成,造型姿态各不相同,有的似刚浮出水面,有的引吭高歌,有的正回头张望。身上用墨线绘出羽毛,生动逼真,显示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彩绘凤鸟木案·汉代·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
案面为长方形,由两块木板拼接后铲挖成平面,四周留下凸起边沿。案背靠短边处附有两条与短边平行的衬条,并以圆柱状木钉穿过案面加以固定。原有四扁方足已朽失,经复制粘接于案下。案面涂黑色,中心用红彩圈出一长方形框,内边勾黑线。框中白彩为地,墨线勾勒一凤鸟,中填红色。凤鸟长颈昂首,两重对称叶冠羽徽微扬于后,双翅奋展,华尾轻拖;细长分凤腿一前一后,充满力度。案背墨线勾勒朱雀、仙鹤、松鼠等,背景绘云气纹等。凤鸟为画面主体,其形象与案正面凤鸟相似,只是没有填彩。
【彩绘木雕博戏俑·汉代·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
两位老者在玩博戏,这是战国到汉代非常盛行的一种娱乐形式。匠师以简单明快的艺术造型,刻画了两位老者全神贯注的博弈,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对弈时蓄势待发的场面。
【彩绘木鸠杖·汉代·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
杖高196.5厘米,鸠高9.7厘米,长21.2厘米。杖杆粗细均匀,鸠鸟横卧杖端,口含食粒。鸠杖体现了汉代政府为老者赐鸠杖的优抚制度。
【彩绘木猴·汉代·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
高32.5厘米,宽17.3厘米。猴身施黑、白、红三彩,作蜷缩、蹲卧状。
【彩绘木卧狗·汉代·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
高7.3厘米,长18.2厘米。俯卧,两前腿俯地前伸,两后腿曲卧,大尾下垂至地。头左转,竖耳、张嘴、两眼圆睁,耳、嘴、眼均用墨线描绘,红彩点睛,全身涂白彩。用简洁古拙的手法表现卧狗警惕的神态,造型精巧,形神兼备。
【木舞俑·汉代·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
木俑以黑、红色彩绘五官和衣服领缘,作舞蹈状,束发,身着长袍,一臂放于胸前,另一臂平上伸,头侧向。
【彩绘人物木版画·汉代·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
白粉敷底,红、黑双彩绘相对而立的主、婢二人。黑色发髻,红色交领宽袖深衣,均用墨线勾勒轮廓。右侧绘树一棵。主、婢二人大小有别,比例适中,线条流畅,已具有成熟的人物画技法。
【纺线锭、缠线板·汉代·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
纺线锭等用具乃置于织锦绣绢针黹盒内。纺线锭制作精巧,打磨光滑,是珍贵的汉代纺织工具。纺线锭上缠线的丝线历经两千年仍具光泽。
【饲猪图木版画·汉代·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
左侧墨绘穿宽袖深衣之人,高髻,右手前伸,似欲喂食。右侧墨绘猪一头,拱嘴翘尾,并用墨线绘出猪髻,线条流畅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