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今天或许有人会到一棵微博“树洞”下,抱怨着感染后的痛楚、细数着柴米油盐的不易、敬佩着医者的每一次担当。
三年里,我跟随援鄂医疗队进过武汉疫情“风暴眼”中的重症监护室,跟随方舱医疗队见过“大上海保卫战”里的悲欢离合……这几天,“仗着”自己“阳康”,我和同事又走进了一家三甲医院的急诊大厅。
看似一个寻常的采访,我却认为它够比肩前两场“战疫”的地位——它同样是一次出征,同样很悲壮。
(相关资料图)
想象一幅画面吧,黑夜中茫茫大海上有一艘小船,风很大浪很急,可船上的舵手却少得可怜,他们尽力在风浪中稳住小船,尽力要把它摆渡到彼岸。
这是现在上海乃至全国医疗机构的写照,艰难、悲壮,但不退缩。一批批医护人员感染病毒倒下,一批批补上,倒下的人病还没好就强撑着再回到岗位上……如此,反复上演。
这几天,医护朋友圈让很多人破防了,有人说,因为阳性,“容许自己当两天逃兵”;有人在急诊上班时突然倒下……那天采访,看到输液室里的护士着装不统一,一问缘由,穿着二级防护的(大家认知中的“大白”)是没被感染过的重点保护对象,穿着隔离衣的是已经感染过重回岗位的,这个细节,差点让我没绷住。
我们感叹,除了不能替病人生病替病人痛,他们扛起了所有。
他们也只是普通人,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家庭,却一次次挺身而出,以凡人之躯挡在病魔和你我之间。有人呼吁“非急诊”需求的患者不要一窝蜂跑去三甲医院,造成生命通道的拥挤,这也是为医护人员“减负”——但,我们也无法苛责那些被纷杂信息打乱阵脚、无意加重了主观感受的病人们,他们也没有错;有人说不应鼓励和倡导医护人员“轻伤不下火线”——但面对骤增且焦虑的患者,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吗?似乎又是个无解的循环。
他们说,熬一熬,最艰难的时光总会过去。祈祷这段时光能短些、再短些。当然,他们的付出和牺牲也应该得到落到实处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鼓励。
还想说,对这份救命之情的铭记,不应只停留在特殊时期。总会和疫情说再见,也不可避免还会去医院,那时也请保持对他们的感激和尊重。
无论如何,他们值得。
郜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