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ETF规模破万亿 工银瑞信打造全覆盖指数产品线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1-12-25 10:42:41

2021年进入倒计时,从年初《指数基金开发指引》施行后,国内公募ETF飞速发展,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1日,今年37家基金公司宣布成立了272只ETF产品,创下历史纪录,整体规模上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10229亿元。在持续的ETF热潮中,老牌银行系公募工银瑞信提速抢占先机,截至12月21日,工银瑞信基金年内共推出了12只股票指数基金,产品发行数量居行业前列。Wind数据显示,从1月21日成立的工银科技龙头ETF,到11月26日成立的工银沪港深互联网ETF联接,再到12月14日成立的工银中证500六个月指数增强,年内公司仅在权益被动指基领域新发产品已超过10只。

整体来看,作为国内领先的全能型资产管理公司,工银瑞信在指数基金管理方面有着雄厚的管理实力和突出的表现。截至2021年12月21日,工银瑞信旗下指数基金规模为359亿元,其中非货币ETF151亿元,位列银行系基金第1。

全赛道出击 布局ETF优势尽显

作为银行系旗舰工银瑞信基金拥有丰富的ETF开发与管理经验,近几年在被动型产品方面的开发创新不断:2018年6月,工银瑞信推出国内首只跟踪印度市场的QDII基金,2019年8月,公司又推出国内首只沪深港跨境ETF——工银粤港澳大湾区创新100ETF及联接基金。2020年,工银瑞信在ETF领域的创新尝试依然让同行侧目,例如工银瑞信年中成立了工银黄金ETF及其联接基金,进一步完善了商品类ETF布局;6月1日推出工银MSCI中国ETF。而今年公司的权益ETF新品更是多线开花:比如年初公司发行的工银创新药产业ETF,5月在碳中和主题下推出工银中证180ESG ETF,7月推出了工银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年底从后视镜的角度看,公司发行行业类ETF比较契合当时的市场热点,在狂热氛围中有助于加深投资者对ETF的理解。

截至12月21日,工银瑞信基金已拥有41只(A/C、A/B份额合并统计)被动投资产品,覆盖宽基、行业、主题、固收、海外、商品等领域,构建了行业ETF产品系。实际上,作为银行系旗舰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在ETF领域一直以来都是厉兵秣马,不仅对ETF产品布局较早,而且旗下的ETF产品种类丰富,广受投资者认可。首家主题产品方面,工银深证红利ETF及联接基金、工银央企ETF、工银京津冀指数为独家产品,标的层面具备较强稀缺性。

比如工银瑞信早在2009年就推出旗下第一只ETF产品,同时也是国内率先推出的央企主题ETF——工银上证央企ETF,首发规模达到45.34亿元,成为当时市场首发规模居前三的ETF产品。此外,工银深证红利ETF也是国内首只跟踪深证红利指数的基金,也是目前跟踪深证红利指数规模最大的基金,长期持续优胜的业绩充分证明了Smart Beta策略的有效性,是场内外投资者一键布局深证红利指数的利器,多次获得行业内的重大奖项。

此外,工银科创50ETF作为首批获批发行投资于科创50指数的被动产品之一,首发规模同样过百亿,上市以来日均成交额约1.8亿元,最新规模约49.72亿元,规模在同类中排名前10%。

实际上,近几年来行业ETF异军突起,内地基金公司也从扎堆热门赛道到逐渐挖掘相对冷僻指数,目的是在ETF快速发展时代提前抢占好赛道,动漫游戏、有色金属、港股通高股息率、畜牧养殖、车联网等细分行业指数都成为了ETF跟踪的标的,工银瑞信先发优势明显,涉足包括新能源、科技龙头、物联网、传媒等领域。

专业团队保驾护航

投资团队平均从业超10年

除去在相关领域产品布局较早较完整外,工银瑞信基金在被动业务领域具备领先的指数投研能力和严格的风险控制能力。在业内率先成立指数投资中心,并组建了国内一流的指数团队。2021年,工银瑞信指数投资中心又曾设量化团队,包括主动量化投资和被动量化投资,团队投研实力进一步升级。一方面,核心人员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0年,指数构建能力强,跟踪误差控制持续位于同业前列;另一方面,公司拥有行业一流的ETF系统和做市商服务体系,全面保障ETF的平稳运作和精细化管理。工银瑞信已形成多家券商共同构成的做市商体系,为客户提供多家做市商共同做市的流动性服务,增加做市厚度,保障减持流动性。工银瑞信通过专业的抽样系统、全面的交易团队,尽可能地降低单笔申赎对基金流动性的影响,降低资金申赎的摩擦成本,也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体验。据悉,工银瑞信指数投资中心在产品投资管理过程中始终重视ETF的工具属性,旗下指数产品始终以“跟踪误差最小化”作为投资管理原则,在产品管理过程中可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管理。目前公司旗下各类型指数产品的跟踪误差控制水平在同类中均位居前列,自2009年正式管理ETF以来,持续保持运作“零风险”纪录。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