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2022年上半年市场震荡行情后,公募参与定增的数量和金额一度不及2021年同期,但自下半年以来,这一情形却出现逆转,呈现同比增长趋势。公开数据显示,截至9月12日,年内公募参与定增共计892次,成本金额合计为236.03亿元,其中,下半年以来不足3个月的时间内,公募参与定增已达498次,成本总额为125.38亿元,在全年中的占比均超五成,且较2021年同期分别增长61.17%、26.87%。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公募基金仍有配置资产的需求,但后续市场或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预计下半年出现爆发性定增规模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下半年总额逆市同比增超两成
2022年以来,市场行情波动不断。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中秋节”假期前一个工作日(即9月9日),A股三大股指全线收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涨0.82%、1.11%、1%。若拉长时间至年内来看,三大股指整体则仍呈现下跌状态,年内跌幅分别为10.38%、20.05%、23.31%。
若将上半年和下半年市场进行对比,则有些许差异。具体来看,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的跌幅分别为6.63%、13.2%、15.41%。直至下半年,国内市场稍有回暖,截至9月9日,下半年至今,A股三大股指的跌幅较上半年均有所收窄,分别为4.02%、7.9%、7.96%。
在市场整体走势维持向下的背景下,下半年公募基金参与定增的热情却在逐渐回升。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2日,下半年以来,公募基金参与定增的次数达498次,成本总额合计为125.38亿元,较2021年同期分别增长61.17%、26.87%。
反观2022年上半年,在此前的震荡行情下,公募基金参与定增的热情较去年同期明显消退。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募参与定增次数仅为394次,成本总额为110.65亿元,分别较2021年上半年的996次和312.1亿元同比下降60.44%和64.55%。
若拉长时间至年内来看,截至9月12日,公募参与定增的数量合计为892次,成本总额为236.03亿元;2021年同期,公募参与定增的次数则多达1305次,成本总额为410.92亿元。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仅不足3个月的时间,公募参与定增的数量与金额均达全年总额的五成以上,占比分别为55.83%、53.12%。总体来看,相较于2022年上半年,下半年以来,公募参与定增的热情明显回暖且超越2021年同期。
后市有望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在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看来,这一现象主要与市场环境改善等因素有关。“进入2022年三季度,A股市场整体表现较为平稳。由于美联储加息时代到来,整体国际市场也相对稳定,外资流出速度明显减缓。其次,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新成效,各行各业也在逐渐复工,整体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相对良好。在此背景下,许多上市公司整体估值相对稳定。此外,公募基金等机构参与定增也能够享受较大折扣,在上述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公募基金参与定增的热情也因此急剧提升。”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则认为,定增市场的增量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和上市公司的定增行为增加有关;二是对于公募基金而言,部分定增标的估值相对而言仍较有吸引力,因此会导致公募定增行为增加。
如今,距离2022年结束仅剩1/4的时间,后续公募参与定增的趋势又将如何?2022年公募参与定增的金额又是否有望超越2021年?
王红英认为,2022年四季度至2023年一季度,市场大概率呈现向上趋势已是机构投资者的共识。从2022年四季度来看,机构投资者或会青睐新材料、新兴消费、科技等未来较有发展前景,但目前估值相对较低的板块。
展望后市,陈雳认为,后续公募参与定增的总量依然会保持一个相对平稳增长的态势。
王红英也提到,由于2022年上半年整体A股市场表现相对疲软,因此公募参与定增的资金规模较2021年同期有所下降。尽管在2022年剩余的时间里,公募基金仍有配置资产的需求,但市场仍存在小概率不确定性因素,定增虽仍是公募投资的一种策略,但机构方面的态度也可能会相对谨慎。“从这一角度来看,2022年下半年出现爆发性定增规模增长的可能性不大。整体来看,2022年公募参与定增的规模会较2021年有所减少,但也不排除未来或有望出台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重大利好政策,从而刺激机构投资者进行定增资产配置的积极性。”王红英如是说道。(记者 李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