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玉环市,虽然偏安一隅,却是赫赫有名的数控机床和自动化装备生产集聚区,产品足迹遍布全国,也诞生了诸多领军企业。
海德曼就是其中之一。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海德曼实现营业收入6.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83%。
“2022年公司实现了逆势增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军工航空业绩持续不断地增长以及品牌影响力,为企业快速发展注入动力。公司的产能建设取得了进一步突破,并行复合加工中心的交付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近日,在第五届高精齿轮制造技术研讨会上,海德曼营销中心副总监任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德曼的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省外销售增长迅速,新增一批在行业有影响力的头部企业客户。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业绩突出,已经成为带动海德曼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资料图)
引领自主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速发展的背后,不仅是海德曼在高端精密数控车床的标准引领、核心制造和技术突破的坚持,也是为国产机床实现替代进口,突破“卡脖子”的坚持。
海德曼的发展也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典型缩影。1993年,海德曼从生产仪表车床起家;2001年,海德曼推出硬轨(滑动导轨)经济型数控车床。此时正是中国数控机床需求进入高速增长期;2007年,海德曼又推出了直线导轨的经济型数控机床,取得经济型数控车床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2012年,海德曼开启高端数控车床以及无人化产生单元的脚步,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公司的产品结构和治理结构,使其步入高速和持续发展的轨道,进入中国数控机床的核心领域。近30年的发展,通过三次重大技术创新和企业治理结构转型升级,海德曼成功步入了中国机床主流企业行列。
近期,海德曼在接受机构调研时指出,目前,海德曼汽车制造的订单特别多,目前在手订单80%都是新能源汽车。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接了一些新能源头部企业的订单,通过产品的中标,公司已经进入他们的供应商体系,为以后持续接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日,在第五届高精齿轮制造技术研讨会上,海德曼营销中心副总监任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专注于高端数控车床领域,实现了数控车床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化,建立了完整的制造体系。公司专门成立了客户工程部,该部门专门针对客户具体应用开展技术创新,向客户提供从毛坯到成品的全过程自动化解决方案。应用模块化手段将具有客户特征的具体需求转化为标准产品系列,形成自动化产品系列及对应的生产体系。
据悉,海德曼高端系列产品销售占比显著提高,T系列高端数控车床、自动化单元、并行复合加工机收入占比近80%。公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产品实现了在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头部企业的销售突破,并进而实现了大批量供货。海德曼沙门募投项目今年已顺利投产,2023年普青、沙门、上海生产基地合计产能约为10亿元。公司将根据订单和市场情况后续做进一步的产能扩张布局。
紧抓新能源汽车机遇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更是为海德曼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席卷的背景下,整车厂与齿轮外包的趋势愈加明显,齿轮整体的高转速、高承载、啮合精度以及噪声的性能要求大幅提升,导致对齿轮生产工艺与技术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任鹏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单个零件精度要求普遍比较高,新车型上市速度比较快。对机加工设备的复合化、高精度、稳定性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对数控机床的复合化、自动化需求更突出。
海德曼就紧紧抓住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海德曼基于以新能源为代表新兴行业对数控机床的需求特点,研发了多主轴并行复合加工设备、柔性生产单元等产品。应用复合化加工工艺来解决高精度加工和自动化加工的需求。目前,海德曼向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的产品主要包括正倒立式车削中心、卧式多轴车铣复合中心、卧式高端系列数控车床等复合加工,这些产品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头部企业得到了认可,并在其他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取得这些成绩主要得益于公司专注于车削领域发展,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化,建立了先进的产品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主可控和先进的产品制造体系,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先进性。其次,公司针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特点,结合自身在车床领域的优势,以高精度、复合化、自动化为引领开发了适合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的产品系列以及解决方案。”任鹏说。
不过,机遇与挑战并存,人才的短缺也是中国机床行业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任鹏指出,机床行业的典型特征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人才队伍建设是机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支撑,也是中国机床行业取得与国外同行在高端数控机床领域能否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对此,海德曼公司必须保持定力,立足于自主培养,打造一支稳定的技术、生产、管理团队。
如今,国内机床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民营企业正在崛起,并已经成为机床行业的根本支撑,国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装备自主化已经成为市场共识,这也为海德曼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任鹏透露,2023年,海德曼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实现更多基础技术突破。在车削平台上,通过复合化技术实现车铣复合为特征的五轴技术突破。加大与客户联合开发的力度,设计更加高效、高复合化、高质量的数控机床。引进高端人才,开展基础技术攻关和突破,建立工业软件开发团队,开展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