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氢”风刮得早、刮得猛 “应用端”应成为重中之重
中国汽车报 | 2021-09-09 11:45:38

继美国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后,我国粤港澳大湾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成为世界第四大湾区。在气候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愈发严重的今天,与其他三个大湾区不同的是,粤港澳大湾区要走的,是一条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科技创新之外,它还将同时开展能源转型和城市低碳发展方面的探索与尝试工作。

前不久,国家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广东城市群为首批示范城市群,与北京和上海一道,广东城市群正式成为了我国首批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成员。

在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上,一股强有力的“氢”风正在徐徐吹起,更让人期待的是,由于拥有着更多数量产业链企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广东城市群极有希望能走得更快、更前、更好。

广东的“氢”风刮得早、刮得猛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氢能分中心暨佛山仙湖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武理工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锐明在前不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全球的氢能发展经验来看,氢能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和推动应用需具备几个先决条件:首先,要处于经济发达地区,其次,应当在人口密集地区,这样才能拥有足够的用户基数;第三,当地的科研环境能够支撑氢能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关键技术突破;第四,当地的工业基础与制造环境,必须能够担当得起氢能产业化过程中所需要的装备、原材料的生产与制造业的工艺水

“从可以高效促进氢能产业发展以及快速推广氢能应用等方面的条件来看,大湾区有相当的条件可以满足氢能源发展。” 张锐明说。

2017年、2018年开始,国内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开始受到地方政府和业界广泛的关注,不少地方都推出了相应的鼓励与促进政策,希望能在“氢能”这一跑道上抢先,广东省就是最早一批开始布局氢燃料电池相关产业的省市之一。

早在2018年,广东佛山就发布了氢能源产业规划,制订了清晰的氢能源产业发展路径,计划将氢能源产业培育成为佛山市新兴支柱产业,将佛山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氢能源产业示范城市和集聚高地;2019年8月,广东广州出台了“氢能10条”,在全国率先实现全产业链扶持;去年7月30日,广州市又发布了《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明确要将广州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氢能研发中心;11月,广东省发改委印发了《广东省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快整合省内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资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示范区,重点突破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化,建立自主可控、技术先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

如今,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广东城市群获批为首批示范城市群之后,广东省表示,将充分发挥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先发优势,把握纳入国家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的重大机遇,打破地域限制,探索构建统一的政策和市场体系,整合优势产业资源,加强全国范围内产业链协同联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聚焦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化,补齐产业短板,为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产业链全、基础设施完善,走“绿氢”之路

在张锐明看来,广东省尤其是佛山南海区,从政府推动,到行业专家与企业聚集,都走在全国的前列。此外,在政府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的制定上,广东也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这在引领我国朝着氢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方面起到了标杆作用。

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广东城市群在发展氢能产业方面确实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是企业数量多、覆盖范围广。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中心,广东省共汇集了超过300家氢能产业相关企业(主要集聚于佛山、广州、深圳和中山等地),已涵盖催化剂、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制造以及氢气制取、运输和加注等产业环节,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之一。

其次则是推广应用经验丰富,产业链相对较全。以跑在最前面的佛山为例,目前已形成了从富氢材料及制氢设备研制和制氢、加氢,到氢燃料电池及系统总成、核心部件和整车生产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

第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截至2020年12月底,广东已建成加氢站30座,远远多于第二名的山东(11座)和上海(10座)。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国内首座油氢合建站——中国石化佛山樟坑油氢合建站正式投入使用,在国内加氢站多元化建设的探索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前不久广东省举行的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上,明确要求省发展改革委要牵头制定加氢站建设规划布局方案,支持油氢合建、制氢加氢一体化加氢站建设,重点在珠三角核心区、粤东粤西粤北主要物流货运通道沿线布局建设运营加氢站300座以上。

此外,广东要走的还是一条更加环保与低碳的“绿氢”之路。据悉,5个氢能和燃料电池项目已列入广东省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合计总投资超过600亿元,其中,“海上风电+海水制氢”的明阳海洋能源立体化创新开发示范项目投资高达530亿元,充分彰显出地方政府发展氢能经济的决心与魄力。

“应用端”应成为重中之重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下一阶段广东省的氢能产业发展重点该是什么呢?张锐明认为,要扎实地推动“应用端”的工作。

一位关注广东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他的四点具体建议:

首先,以物流需求为导向,加速推动氢能运输走廊建设。为在2021年尽快启动广州-深圳、广州-珠海、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三个氢能走廊试点项目,相关部门应尽快召开政策宣贯会,明确具体目标和方案,分解试点任务,牵头建立试点项目的协同机制以及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联系对接人,务实工作。

其次,积极推动重点整车企业与重点龙头物流企业,共同搭建氢燃料电池车的运营台,并向管理部门提交项目实施方案。一方面,这个运营台要汇总采购需求,实施批量化集中采购,降低氢燃料电池汽车购置成本;另一方面,在行驶路权上,地方可考虑给予氢燃料电池车辆优先支持。另外,在补贴方面,也应从降低采购成本和降低使用成本两方面入手,来提高物流企业使用氢燃料电池车的积极

第三,充分发挥大湾区世界航运枢纽优势,率先打造“氢能绿色零碳港口”和临港及陆港氢能物流园区。该人士提出,盐田港、南沙港、虎门港可作为“氢能绿色零碳港口”试点,盐田港保税区物流园、南沙国际物流园、虎门港物流园可作为三个试点氢能物流园区,在华鹏飞物流园和华南物流园等可开展无水港氢能物流园的试点工作。在1~3年时间内,逐步开放物流企业、电商企业自行建设氢能物流园。用1~3年时间,培育出一批氢能物流示范企业,形成每年新增500-1000台氢燃料电池物流车的示范效应。

第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可通过广东省交运新能源汽车发展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为试点项目提供政策宣贯、技术咨询和市场拓展等服务,并尽快出台实施细则,确定考核办法,制定补贴标准等。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技术创新的“排头兵”,大湾区已经成长为了不折不扣的“创业天堂”,从人工智能到量子通信,从科技金融到电子商务,许多新的想法和理念在此生根发芽,有理由相信,在国家支持和产业多方的努力之下,氢能产业将在这片土地上成长壮大,前景值得期待。(施芸芸)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