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深入合作 新兴行业人才培养“定制化”
北京商报| 2021-12-10 08:44:41

迈入“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迎来全新发展风口。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各方共识。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如何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之一。为了解目前首都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开展情况,日,北京商报记者先后多次走进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探寻这所学校的落地实践经验。

校企深入合作

新兴行业人才培养“定制化”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京电科院”)坐落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所公办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回溯学校的发展历史,它的成型由多所职业院校合并而来。最一次的并入在2007年,这一年,北京市仪器仪表工业学校、北京二轻工业学校、北京市机械工业学校、北京市汽车工业学校四所职业学校共同并入了北京电科院。

多所院校的合并,让北京电科院有了形态丰富的专业群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探索也更加多元。在校企合作常态化之下,北京电科院汽车工程学院也于日与百度智行科技共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开始实施订单培养人才计划。

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围绕校企双方的合作共建,北京电科院不仅将与百度智行科技共同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职业教育专科和汽车网联汽车技术工程职业教育本科专业,还将在上述本、专科相关专业开设“百度订单班”。“订单班”将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让学生刚一入校,就能找到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而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是学院的专业优势使然,另一方面也由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存在大量人才缺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问题亟待重视。据中国汽车工程协会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人才需求预测报告》显示,我国该产业规模正逐年扩张,预计到2025年将带动汽车产业新增产值8000亿元。同时,据统计数据显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到2025年将达到年均10万的产业人才需求,但目前相关专业进入相关岗位的就业人数仅为7300人,供需之间存在不衡。

校企合作,正是解决产业人才供需不衡的关键因素之一。

模拟真实工作场景

实训基地融入校园智慧生态

据北京电科院的官方简介显示,学校开设了机电、航空、汽车、电信、生物、经管、艺术七个专业群,共30余种专业。如何让这些专业的学生更早形成对产业的认知,对未来的自身就业有切实体会?对此,北京电科院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训台和进入企业的实机会。

北京电科院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冯志新指出,职业院校的最大特征就是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学环节突出实践。“以我们学校为例,学校给学生提供了完备的实训体系,包括校内集中实训、企业顶岗实训等等。而学校实训体系的搭建实际上也是学校端和企业端来合作共同建设的。”

北京电科院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2019级学生刘朴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在今年10月之前完成了自己的专业课程学,目前正在学校接受飞机维修执照的培训。“取得执照之后,明年我就可以进入航空公司实,实后能直接入职。”据了解,刘朴源所在的专业属于北京电科院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两个订单班专业之一,学生就业通道顺畅。

据悉,为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北京电科院还建立起多个实训台和基地。而在校园里最引人注目的,也当属学校购买的两架退役飞机,飞机就是航空工程学院学生们的实训基地,实现了学生们不出学校,就能切身感受真实工作场景、学职业技能的实训效果。

北京商报记者还进一步了解到,目前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业的实训基地也已进入建设期,2000方米的实训基地既能成为学生们学和实践的台,也将融入校园的智慧生态建设。举例来看,未来在实训基地设立的校园微型沙盘,将能精确反映学校交通智能化管理水

值得关注的是,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的订单班将从明年开始启动招生。而在不久的将来,实训基地里也将迎来首批学生。

目标瞄准高质量办学

职教带动区域产业发展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进职业院校高质量向前走的关键因素。如何聚焦职业教育类型特点,培养高质量职教人才、大国工匠是职业院校的共同命题。

2021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并提出2025年和2035年两个阶段目标。

在丰富职业学校办学形态方面,文件特别指出,职业学校要积极与优质企业开展双边多边技术协作,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台、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服务地方中小微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同时,各地要推动职业学校在企业设立实实训基地、企业在职业学校建设培养培训基地。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

由此,北京电科院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探索,也正是在推动职业教育向前走,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职业教育主要是服务地方经济,但我们作为‘双高校’,作为职业院校A类十所院校之一,应该起到示范和标杆作用,不光带动兄弟院校发展,更要满足区域内的更多企业发展需要,服务好更多产业的发展。”冯志新坦言,“以汽车专业群为例,我们要立足经开区,面向北京,在京津冀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都有所建树,把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技术服务模式向全国推广出去。”

在谈及对学生的培养时,冯志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随着企业岗位需求更加明确,生源更加多样化,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更加要注重分类培养。“我们的分类培养,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找到专业对口且能适应的岗位。这样的培养既要符合人自身的发展需求,也要符合社会对人的需求。”

而想要做到供需衡,就需要职业院校与时俱进,与产业同行,及时更新专业设置。对此,北京电科院航空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陶云明也表示,职业教育在设置新专业、新学院时,要做到出口通畅、配置齐全之后再招生。“我们要祛除学生进入学校后的陌生感,让学生了解自己未来的方向。”(记者 程铭劼 赵博宇)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