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如何让广大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自2007年,我国保险公司开始投资建设保险养老社区。近年来,险企纷纷提出大健康、大养老生态,力图在聚焦主业基础上,延伸医养产业链,布局“保险+医养”新模式。
一种新模式的风靡必定有其内在缘由,那么这背后的逻辑究竟为何?为何这种模式成为时下保险行业的主流呢?各家险企“保险+医养”布局进展又如何呢?
保险+医养:不得不做的选择
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保险+医养可谓是市场需求下的必然产物。
“七普”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4亿人,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8.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亿人,占比13.5%。
老年人口的增多也带来养老需求的激增,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养老服务机构严重匮乏。据民政部统计,目前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仅有34万个,床位800多万张,存在较大缺口。不仅如此,我国的养老机构和护理服务还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医疗能力欠佳、体验感较差等问题。
基于此,我国出台多部与养老相关的政策与文件,鼓励商业保险机构积极解决我国养老问题。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首次将保险的保障功能和服务功能并列,为“保险+医养”模式发展指明了方向。随后,这也成为诸多险企布局重点。
从经验来看,“保险+医养”模式已在国际发展成熟,得到充分认可,对我国险企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如美国凯撒医疗旗下既有保险公司,也设有医院,其中保险在医疗系统内承担了上游支付的角色,与医院结成利益共同体,使用户能够在系统内部得到高效、全面、贯穿整个医疗过程的优质服务,保费也比其他公司低15%-20%。
不仅如此,“保险+医养”模式也是当前险企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不得不布下的一枚棋子。
近年来,寿险行业面临诸多困境,人力锐减、保费下滑、股价下跌,如何自救成为从业者思考难题。
但另一面,市场需求不减,人们的健康意识、保险理念正逐步增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产值将上升到13万亿元。可见,养老产业增长潜力巨大,这为险企转型铺就了一条机遇之路,险企可以此培养第二增长曲线。
有业内人士表示,保险本身是一种低频的消费产品,长期以来给大家的印象只是一张冰冷的保单,仅有理赔时才能发挥价值;保险机构提供养老社区服务,则可以作为一个与客户高频互动的场景,有利于险企提升客户黏性,巩固经营保险主业的护城河。
险企已大举进军医养产业
深耕医养产业链已成为险企共识,更是险企承担起时代责任的体现。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就曾表示,投资医疗养老大健康产业是保险行业承担新时代社会责任的体现,保险资金作为难得的优质耐心资本,对医疗养老大健康这类资金需求规模大、投资培育时间长的产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资金来源。二者的结合既是市场的选择,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那么,当前各家险企进展如何呢?
据了解,太平洋保险积极布局“太保家园”医养社区、医疗健康产业,并以客户俱乐部的会员体系为依托,形成“太保蓝本”服务体系与“健康态”服务体系,实现“线上+线下”健康管理服务闭环。
泰康保险深耕智慧养老领域,用科技武装养老社区,打造泰康特色的“智慧医养体系”。
刚刚递表冲刺上市的阳光保险在医养领域做出差异化布局。医疗方面,阳光保险依托内部自有医院优势,打造“融和医院+专科医院+终端机构”的完整医养服务模式,建设互联网医养大健康服务平台。在养老服务方面,阳光人寿推出了“孝无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整合多项适老化服务为居家父母提供涵盖全年家庭医生视频问诊、在线购药、生病门诊、住院绿通、全年定期护士上门进行基础体检、居家运动等多项增值服务。
前海人寿同样打造“客户服务增值计划”,该计划将旗下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的医疗服务纳入增值服务范畴。据了解,“增值计划”的大部分权益向所有保单客户开放,覆盖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10项专属医疗服务。
应该说,我国保险机构已在实践层面回应了险养结合战略,用多样化服务、产品满足人们对养老、健康管理、储蓄的需求。
下一步,各家险企或将进一步思考,如何从保险本源上服务医养产业,比如辅助做好健康风险管理与风险保障等。
正如一位头部险企高管在去年寿险业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要突出大健康、大养老的生态打造,这些生态不是噱头,而是真正从经营逻辑、经营模式上转变做起,扎实做好内功,构建风险防火墙,充分发挥‘枢纽’作用和平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