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遇曙光?跨境审计难题再推动,美监管机构表态寻求合作
财联社| 2022-03-15 20:43:12

财联社(深圳 记者,成孟琦)讯,在美上市企业跨境审计的困局,一直是悬在中概股头上的德莫克里斯之剑。

美国当地时间3月10日由一份“预摘除名单”引发的中概股断崖式下跌一直在持续。截至3月14日收盘,衡量中概股整体表现的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已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暴跌逾10%,收盘跌幅达到11.7%,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后的跌幅纪录。

所幸的是,今日困局再有新进展。美国监管机构发声称,现正积极寻求与中国达成合作协议,以结束长达数年的跨境审计监管困局。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表示,近期已与中国监管部门多次举行会谈,双方致力于达成一份合作协议,以便其能够检查在美注册的中国内地及部分从事内地业务的香港审计师事务所。

近日小摩对中概股给出最新评级报告,评价可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对此有资深投资人直称“荒谬”。“快点解决吧!”这也是不少市场参与者的强烈期待。

美监管机构发声,望跨境审计困局尽早结束

3月15日,来自美国监管机构的发声,无疑给市场又增添些许希望。

据彭博报道,美国PCAOB表示,愿意与中国政府部门保持合作关系,采用目前其与数十家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类似的合作方式,开展对相关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和调查。

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正是出现在《外国公司问责法》中的重要角色。按照规定,登上“预摘除名单”的中国公司,需要在三年内满足美国PCAOB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要求,否则美国证监会有权将其摘牌退市。

将中概股下跌推向高潮的“预摘除名单”,出现在当地时间3月10日,美国证监会将百济神州、百胜中国、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和黄医药这5家已经发布年报的公司列入“预摘除名单”,要求其须在2022年3月29日之前向SEC提供证据以证明其不具备摘牌的条件。

SEC发布相关公告后不足24小时,中国证监会于3月11日凌晨重申始终坚持开放合作精神,愿意通过监管合作解决美方监管部门对相关事务所开展检查和调查问题,这也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

3月11日,财联社独家报道,“中美双方监管机构就审计监管合作的对话和磋商进展较为顺利,双方都展现了愿意解决问题的诚意,有望尽快达成共识。”

3月15日,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发声,表示正积极寻求与中国达成合作协议,以期结束长达数年的跨境审计监管困局。

中概股退市风险由来已久

对于将中概股风波推向高潮的“预摘除名单”。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董事林鸿恩认为,本次中美监管机构摩擦并非偶然,中美双方就审计底稿问题几年前已经存在矛盾,而今次事件可看作是矛盾升级的一个里程碑。本次风险再度拉响警报,亦促进更多中概股加速考虑回流香港。

中概股退市风险由来已久,中美监管双方对于中概股会计底稿审核方式的争论2013年已初现端倪,2020年愈演愈烈,招证国际研报指出,去年12月2日SEC宣布已修订完善了《外国公司问责法》相关的信息提交与披露的实施细则,表明针对中概股的监管政策正式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此次SEC发布清单并非代表事态陡然升级,而只是落实《外国公司问责法》在实际操作层面的一个节点。

该行表示,截至3月10日,美国交易所上市的中概股共280家,市值合计1.29万亿美元,其中272家为民营企业,市值合计8935.1亿美元。中概股回归港股主要采取“第二上市”(目前16家)或“双重主要上市”(目前4家)两种形式,而两种方式回港上市公司的市值分别为6050.6亿美元和735.3亿美元。其余尚未回归的公司市值合计为2149.3亿美元。

招商证券国际指,根据其筛选,2022年余下时间预计符合条件进行第二上市的公司有36家,合计市值为1425.2亿美元;2023年预计符合条件的公司有12家,合计市值为449.7亿美元;两年合计占尚未回归民营中概股市值的87.2%。由于港交所审核周期以及港股市场流动性等因素,实际回归的公司数量可能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JP摩根大幅下调中概股目标价

中美监管机构之间的摩擦升级,使中概股万亿市值在几日内灰飞烟灭。据财联社星矿数据,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共有323家。这323家中国上市公司在今年3月前9个交易日里,共蒸发3260.9亿美元市值,折合人民币超2万亿。而中国企业上市首选地的港股市场也是重灾区,恒指自3月7日后累跌16.61%、国指累跌19.94%、恒生科指累跌28.64%。

港股迅猛的下跌幅度,即使是在久经沙场的业内人士眼里,也是“史上最猛烈的抛售潮之一”。

港美股中国资产急速下挫之下,市场对背后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猜测原因之一为跟踪新兴市场指数的国际资金出现流动性缺口,也有人表示是由于摩根大通近日大幅调整了28只美国及香港上市中概股的最新评级及目标价。

在小摩的最新报告当中,对中概股的评价可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对此有资深投资人直称“荒谬”。

腾讯评级由增持改为减持,目标价由570港元降至265港元,降幅超一半以上;

阿里巴巴评级降为减持,目标价由175港元降至63港元;

美团降为减持评级,目标价则由295港元大降七成至90港元;

京东评级由增持降为减持,目标价由380港元降为135港元;

网易美股评级由增持变减持,目标价由125美元腰斩至60美元;

哔哩哔哩同由增持变减持,目标价由620港元“脚踝斩”至116港元;

腾讯音乐维持了中性评级,目标价由6美元降为3.5美元。

作为美资投行的代表,摩根大通对中概股的评级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外资机构对待中概股的态度。而从腾讯近日的净买入与净卖出机构排名来看,买入机构多为沪港通资金与中资券商,而卖出主力为外资券商。

国际投资者手中的中国企业股票体量又有多少呢?据高盛研报告表示,估计美国机构投资者目前拥有价值约7500亿美元(约5.87万亿港元),包括A股、H股和美国存托凭证中概股在内的中国企业股份。

香港审计机构或成跨境审计突破口

据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的最新表态,在美国注册的中国审计机构与从事内地业务的香港审计机构或许会成为跨境审计困局中的新突破。

对此,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认为,在美国的中概股还有近两年时间准备回流事宜。是次SEC通告的警示,让更多的中概股意识到这是一个须极度关注、要处理的事项,预期今年全年会有至少10家中概股回流。在市场较为稳定的情况下,预计中概股回流高峰最快在5月或6月出现,因为多数中概股的年度结束日期是每年12月31日,如果准备回香港上市,2021年度的财务数据有效期可持续至2022年6月30日。

回港上市又存在二次上市,双重主要上市、介绍上市与SPAC上市等多种途径。欧振兴称,是次SEC的警告,可能会促使不符合第二上市条件的大型中概股,选择双重主要上市方法,加速回流本港上市。另外,中小型的中概股则有机会在美退市后,再寻求回港重新上市,不排除会采用与SPAC合并的方式上市。

安永亚太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蔡伟荣则认为,目前受疫情、地缘政治等多重影响,再加上中概股公司亦需要时间为回流做准备,因此目前仍然维持年初的预测,以今年全年港股新股市场的集资规模计算,预计三分之一将来自中概股。预计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会有更多的中概股选择回流港股市场。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