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此前持续回调的医药股全面爆发,CXO概念、医疗服务、新冠检测、生物疫苗等细分板块涨幅居前。其中,诚达药业、万孚生物、安旭生物20CM涨停;“牙茅”通策医疗盘中涨停,博腾股份涨近10%,九州药业、奕瑞科技等多股跟涨。
随着医药股的强势反弹,千亿顶流基金经理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又迎回血日。
CXO或不会被“卡脖子”
消息面上来看,当地时间周四(2月24日),美国白宫高级官员公布了多项加强美国的供应链的新措施,以应对气候冲击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白宫希望以此确保其他国家不能将关键产品作为未来打击美国供应链的武器。
其中部分涉及医药供应链的内容,包括保障原料药及制剂供应链安全等,另外提到了未来或采取投资扩大产能、鼓励新技术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本月初,美国商务部将中国生物药CXO巨头药明生物的两家子公司药明生物(无锡)和药明生物(上海)纳入“未经核实名单(UVL)”。
随后药明生物虽回应称,UVL对于公司业务没有实质性影响。但市场还是担心“未经核实名单”,或是打压中国CXO生物医药公司的开始,类似于对半导体行业的打压。
要知道,作为"卖水人"的CXO机构赚的都是欧美等国际制药巨头的钱,大部分收入其实都来自国外。因此彼时,CRO板块连续几日大跌。
而此次美国提出加强供应链,关注点集中在美国市场短缺的药品供应上,并未再次提及“未经核实名单”,这或许意味着此前市场对于美国药品供应链安全性的担忧是多余的,也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
浙商证券研报认为,此次供应链回顾政策对国内服务于创新药产业链的CDMO (合同研发与生产业务)供应影响较小,从供给能力升级、全球参与度提升、创新药发展等角度看,中国CDMO公司仍在提升全球影响力、产业链升级的过程中。
CRO概念股业绩高增
2020年以来,受全球流动性泛滥、新冠疫情带动药物研发热潮等因素影响,CXO板块大幅上涨,估值也水涨船高。但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弱化,医保控费逻辑成为板块的主导逻辑,CRO概念自2021年以来一直处于调整状态。
虽然2021年CRO概念一直处于调整状态,但从近期的各大上市公司发布的研报来看,CRO概念股的2021年普遍实现盈利增长。
据国信证券研报显示,在AH股上市的四家CXO企业中,去年净利润增速均在40%以上,其中药石科技、博济医药、美迪西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0%以上。
资料来源:国信证券
具体来看,药石科技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79-4.97亿元,同比增长160%-170%。公司表示,通过持续的工艺创新、路线优化及规模化生产,有效控制了公司及客户的成本,毛利率较2020年度保持稳定提升。
博济医药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700万元-4,800万元,同比增长117.79%-182.54%。
药明康德业绩快报披露,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0.97亿元,较业绩预告公布的上限增加了0.65亿元,公司的化学业务、测试业务、生物学业务收入预计实现30%以上的增长。
与此同时,经过一年的回调,目前CXO板块估值回落至历史中位数以下。数据显示,目前行业PEG均值为0.93,估值已回落至合理范围,在业绩高增长下,这一估值甚至偏低。
集采将常态化
医药股从去年下半开始持续调整,板块指数最大回撤近30%,而集采是医药板块近年来一直调整的主因。
集采对民生而言,是一件美事。由医保局出面与药企谈判、集中采购,从而降低采购成本。药品和医药耗材价格的降低,使更多的人能用得上药,能看得起病。
但对于医药公司和投资了医药板块的股民来说,集采可谓是近年来的“股价噩梦”了。
企业一旦中标,即获得了“合法垄断”的地位,可以迅速占领市场。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利润将大幅降低,相应地也就影响了企业的经营业绩。甚至有不少企业在集采中选之后,出现了断供的情况。而一旦落选,则将失去市场。
这也就意味着,不管集采中标与否,对于企业的短期营收和利润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几乎每次集采消息公布,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就会下一个台阶。
虽然药企“谈集采色变”,但集采最终将回归本质,将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健康中国行动,服从用基本的医疗保障。在价格的打压之下,企业想要找到更大的利润空间,必然要去搞原研创新,否则将在集采模式下被淘汰。
所以站在这个层面去看,虽然短期医药板块存在着利润侵袭的利空,但是长期来看,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起到一个良性的促进作用,促进企业进一步创新。
而当前集采成为常态化,波及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口服制剂、注射剂逐步延伸至胰岛素、中成药、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医疗器械和独家产品等,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市场预测,2025年带量采购纳入品种将超过500个。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医药创新正在逐步推进。
总得来说,创新药企业是未来医药行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虽然今年医药板块一直处于调整状态,但CXO企业的长期逻辑仍然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