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面单上的二维码是广告还是陷阱?
今年“双11”购物节以约8894亿元的交易总额圆满落幕,其中天猫完成交易额约5403亿元,京东完成交易额约3491亿元。狂欢过后,海量的快递包裹陆续发往消费者的手中。
家住广州的退休交警赖先生虽然年过六十,但也乘着电商之风成为了“剁手族”的一员。赖先生发现,包裹上几乎每个快递面单上都有一个二维码,旁边是“5.87元现金红包扫码抽取”“先别拆!你有一箱方便面待抽取”等标语,他好奇地打开手机“扫一扫”,弹出的竟是要求其填写具体个人信息的借贷广告。
虽然“隐私面单”服务推出已久,但快递信息泄露问题仍防不胜防。那么,这个二维码是谁印上去的呢?是否安全?普通消费者又该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呢?
“二维码广告”或成信息泄露帮凶
在广州一处菜鸟驿站内,羊城晚报记者看到许多快递包裹上除了常规的印有寄收件人信息的面单外,下方还附有一个二维码,旁边配有“扫码抽奖”等标语。
随机扫了一个二维码后,记者的手机页面上出现了“取件福利社”的抽奖界面。值得注意的是,界面下方特意注释“此活动与菜鸟裹裹无关。为方便品牌方向您提供服务,部分品牌方需采集您的姓名、联系电话及地址,并据此与您联系,如您不同意品牌方采集、存储或使用您的个人信息,请立即停止填写表单。”点击转盘抽奖,显示抽到的是某运营商的“手机免流量套餐”,进一步点击后则出现了要求填写“姓名”“手机号”和“身份证号”的提示。
无独有偶,近期,不少消费者都向羊城晚报记者反映,收到的包裹上几乎都有这样的二维码。通过消费者提供的爆料信息,记者连续扫描了中通、圆通、申通、极兔、韵达等等几个不同快递公司的包裹,虽然出来的界面各不相同,但大多数都是打着抽奖的噱头,为各种APP、公众号引流,并且大部分都要填写多项个人信息。
有消费者既担心又疑惑,虽然看起来都是广告,但是要填那么多信息,会不会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帮凶?这些二维码到底安不安全?
二维码到底来自哪儿?
要问二维码是否安全,追根溯源要看二维码来自哪儿。那么,快递单上的二维码从何而来?
羊城晚报记者分别向中通、圆通、极兔等等快递公司询问,均回复称,这个二维码不是快递公司印上去的,有可能是来自商家。
来自淘宝的一位商家透露说,当顾客下单付款后,是通过后台打印系统自动生成快递单,打印系统可能跟菜鸟方面相关,模板里自带了类似的二维码广告,商家控制不了。
来自快递公司“三通一达”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说,用菜鸟的电子面单的客户会出现这个广告。记者随后又询问了菜鸟驿站的工作人员,对方解释道这是打印机系统自带的广告固定植入模板,并非驿站工作人员所为。
对于消费者反馈的情况,菜鸟方面对媒体表示,此类广告都是经过筛选和正规商家合作的,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填写信息,菜鸟也会进一步规范页面体验,保护消费者隐私。
个人信息保护法保障隐私安全
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800亿件。截至2021年6月,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500亿件。这个增长速度比2018年首次达到500亿件提前近半年,比2020年提前约两个月。
尽管多数受访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平时在拆快递时甚少注意到快递单上的二维码,但是随着快递业持续蓬勃发展,大数据应用也渗透至快递行业的各个环节。有受访者表示,即使不主动扫描二维码,在一张包含姓名、电话、住址等敏感信息的快递面单面前,也毫无个人隐私可言。
近年来,快递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大量快递客户的个人信息在网上被打包出售,每条售价从0.8元至10元不等。这些被窃取贩卖的快递信息少数被用于定向营销,大多数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实行诈骗。
对此,我国不断完善对公民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从1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下称《个保法》)正式施行,《个保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其中第五章第五十一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要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这就意味着,对于处理个人信息的平台来说,无论哪个环节出现数据泄露和数据滥用,均需承担相应责任。
“隐私面单”仍待全面落实
同时,《个保法》要求企业采取相应的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据了解,快递行业早在2017年就推出了“隐私面单”的服务。与常规面单相比,隐私面单将用户的关键个人信息用二维码或星号隐藏起来,这样很大程度上能够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但是,隐私面单一直没有被广泛使用。有行业人士表示,一方面原因是隐藏信息需要专门的终端识别设备,对快递平台和快递驿站来说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将个人信息隐藏后,快递员需要手持设备扫描才可得知收件人信息,极大地影响了配送时间和配送效率。记者留意到,京东快递此前一直在采用“微笑面单”隐去收件方的电话,需要快递员使用特殊设备才能扫出来。不过,最近在“双11”期间,收件人电话信息并没有被隐去。对此,京东方面表示,大促期间由于订单量暴增,为了货物更加及时地送到客户手中,暂时关闭了“微笑面单”功能。
不过,随着《个保法》正式施行,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已经成为快递平台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有行业人士指出,各快递平台应尽快全面落实隐私面单功能,相关部门方面也应制定统一的隐私面单标准,对不执行的平台实行惩罚,提高违法违规成本。而如果消费者遇到快递方面的问题,可以向邮政管理部门反映,或者向消费者协会反馈。(记者 林曦 实习生 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