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引领发展 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迅速升温
中国汽车报 | 2021-09-26 14:58:52

曾经有人预言,汽车进入新能源时代,最有希望的绿色动力,一是氢能,二是电动。

“技术赋能氢燃料电池汽车高质量发展。”深圳市氢雄燃料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雄公司”)董事长熊云在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期间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专访时认为,年来,能源和环保成为主流发展趋势,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技术得到重大突破,使得整个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逐步从研究、制造走向应用。

技术赋能引领发展

日本车企正在加快研发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现代汽车发布2035年氢能汽车愿景,韩国政府再次投巨资补贴氢能汽车行业……来,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迅速升温。

“从技术层面做到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降本增效,以技术降本;同时通过高校产学研合作,推动研发成果转化落地,赋能燃料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熊云提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思路。

其实,我国早在2000年之前,科技部就开始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的研发工作,并逐步扩展产业链、技术链。至“十二五”期间,引入汽车产业工程开发流程,同时也在全国启动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运营示范和推广。“十二五”期间,燃料电池的电堆寿命突破5000小时,衰减率得到有效限制,燃料电池能得到了很大提升。到“十三五”期间,国内氢燃料电池电堆等技术研发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燃料电池电堆、系统以及部分关键部件、材料逐步实现产业化,形成了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聚区,基本实现比较好的能,部分企业的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品已经出口国外。

“为给产业发展提高技术支撑,目前氢雄公司已形成系统应用、发动机和电力电子为主的核心技术,通过发动机集成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的提高,降低燃料电池发动机能耗,提升产品能,推动燃料电池产业商业化运营步伐。”熊云谈到,目前已与同济大学在系统集成控制技术,与华南理工大学在关键材料技术,与武汉理工大学在关键零部件技术,与太原理工大学在系统联合开发方面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同建立联合实验室并进行相关成果转化。目前与同济大学共同联合开发的燃料电池一体化控制器、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的大功率引射器,已经进行成果转化。

重视数据财富

行业内都知道,商用车是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重点,重卡成为运用的突破口,目前国内49吨的氢燃料电池重卡也在运行。从2016年开始,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销量逐年提升,2019年,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还是以客车为主、货车为辅;到了2020年,占比都明显提升,2021年货车的比例更高,重卡比例高达42%,由此可以看出,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特别是重卡越来越受到行业重视。

对于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的数据积累,熊云认为,这些数据积累将有利于推动氢燃料电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氢雄公司通过与各整车厂合作,在多地开展了燃料电池商用车的示范推广。目前搭载氢雄公司发动机系统产品的各类车辆总运营里程已超过1000万公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公司的大数据台将这些运营数据实时收集、反馈与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来进一步优化集成设计和控制策略。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3万辆,我国有7352辆,数量位据全球第三。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已接入国家监管台系统6002辆,累计运行里程突破1亿公里。同时,我国加氢站达到了118座,数量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日本。

此外,从加氢站地域分布来看,广东、山东、上海加氢站建设数量较多;当前国内建成运营的加氢站以35MPa为主,已有少量70MPa加氢站。从加氢站类型来看,以专用加氢站为主,也有少量合建站,合建站是方向。前不久,多部委联合推出上海、北京、广东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对于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模商用有重要意义。

目前,相对传统的内燃机而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瓶颈之一是成本较高,如何降低成本,业界也在思考,有意见认为,车辆的规模化可以极大降低成本。据预测,当氢燃料电池汽车达到50万辆之时,将极大降低成本,由此或可通过规模化以及国产化,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到2030年时成本能够被市场所接受。

根据预测,到2028年,氢燃料电池重卡成本将与燃油重卡的成本持。伴随着技术发展,氢燃料电池产业系统将进一步演进,“车能协同”将成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重要路径。目前,氢雄公司已经拥有六大研发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深圳、湖北武汉、湖北京山、大同、广州,还有越南,现拥有标准实验与检测中心4座,直接投资产业链企业7家,合作产业内研究机构5家,参与研制多款氢燃料电池整车。

去年,我国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燃料电池汽车的保有量达到100万辆。“以技术赋能产业发展,联合产业链伙伴,共同推进中国燃料电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熊云道出了心中的愿景。(赵建国)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