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场特殊的“擂台比武”在玉溪市易门县龙泉街道展开。10名社区党总支书记轮番上阵,围绕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党建引领“多网合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拆临拆违、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重点工作,晒成绩、谈经验、谋发展。
这是我省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创新举措。去年9月起,云南全面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要求在县域范围内每年组织村党组织书记走村观摩、互学互促,省市县每年选树一批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全省各地掀起了一股“比武”热潮。
比什么 怎么比
乡村振兴“擂台比武”,顾名思义就是围绕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大方面,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比武”项目展开比拼。从乡风文明到村集体经济发展,从生态保护到强边固防……全省各地“比武”形式丰富多样。
除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部分地区还将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也纳入评比范围。
作为全省较早开展乡村振兴“擂台比武”的州市,早在去年12月,玉溪市就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围绕比组织强不强、比产业兴不兴、比环境美不美、比治理优不优、比乡风好不好“5个比”,细化提出“看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是否坚强有力,看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否发挥到位,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否有措施、有成效”等为内容的“30个看”,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和“擂台比武”活动有机融合、协调互动。
各州市在“比武”形式上也有所创新。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水塘镇“擂台比武”通过现场看、现场讲、现场商议、现场整改,每位参与活动的乡村干部、群众都打分,每次评比成绩计入年度擂台赛积分,最后通过总积分成绩排名,参加市级“擂台赛”。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先后组织开展了干部规划家乡成果评比“大擂台”、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亮点工作“大比武”、抵边乡镇党(工)委书记抓强边固防“大比武”、驻村工作队员跨区域“大比武”等活动。其中,个旧市创新“擂台比武”形式,创新设置“亮点推荐”“乡镇打CALL”“你问我答”等环节。石屏县聚焦“河湖革命”,围绕党建引领异龙湖保护治理开展“擂台比武”,将能力作风比拼侧重到生态文明建设中;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则将擂台摆在抵边一线,将“比武”设在防控一线,将巡边护边、抓党建促网格治理、核酸全员检测等作为评比内容,做到“每个专项工作都是一次比武,每次动员响应都是一场擂台”。
针对“比武”结果,部分地区出台了奖励措施。玉溪市将“擂台比武”作为县乡两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比武”结果与村级大岗位人员绩效补贴直接挂钩。市级每年遴选10个典型案例,从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中给予每个典型案例10万元资金补助;红河州对评比优秀的好书记在年底考核、“两优一先”评比中给予推荐,在选树省“百名好书记”“红河州好书记”中给予优先考虑。
找差距 谋发展
在近期举办的2022年昆明市村级集体经济“擂台比武”中,全市8个县区的乡镇党委或村党组织负责人轮番上阵,以“图文展示(PPT、宣传片)+现场讲解+实物展示”的方式对实施项目的整体情况、发展思路、资金投入、经营管理、收益成效等内容进行介绍。
在本次“比武”中,晋宁区二街镇鲁黑村“鲁黑之家—夯土民居”项目荣获一等奖。首次参赛就获此殊荣,参与“打擂”的晋宁区二街镇党委书记十分欣慰。自2019年启动项目以来,鲁黑村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路子,也带动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百万元,村民年均收入由2018年的8000元增至19000元。
“在这次‘擂台比武’中,我们不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也从其他县区的项目中获得了很多启发。”晋宁区二街镇党委书记介绍,一些县区的产业发展思路很值得借鉴,譬如整合包装产业项目等,通过这次比武也感受到了规划先行、资源整合的重要性,有助于下一步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听完其他社区的经验,我们收获不少,下一步可以运用到社区的工作中。”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双江街道厂上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告诉记者,今年3月街道组织16个村(社区)针对党建、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及近期开展的危房改造等工作展开比拼。一些社区在开展危房改造工作过程中采取事先收集群众意见、进行计划分解、再进行深入动员的方法,很值得借鉴。
记者从省委组织部了解到,2021年9月至今,全省129个县(市、区)共开展了“擂台比武”442次。各地通过实地观摩“亮成绩”、同台竞技“展思路”、民主测评“找差距”、现场点评“谋发展”,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通过“擂台比武”,激励引导基层干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干事创业、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