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基经济”成为主流 消费观念也发生变化
广州日报| 2022-04-22 14:01:31

居家日子怎么过?

居家生活模式改变消费惯,有人从“大手大脚”到懂得开源节流,甚至开始注重理财投资;有人认为关注自身需求最重要,更热衷于消费……消费市场结构随之改变,“居家经济”“宅经济”成为主流,“利基产品”“利基经济”大行其道,大众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在经济领域,利基指企业发现自身优势,在缝隙市场中找到发展路径,服务于更个化、更小众的消费者需求。”专家认为,这种“利基”理念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提示,以正视自身实际情况和消费、理财投资需求,“另一方面也给疫情防控之下继续寻求发展的我们带来启发。”

现象

想消费?没途径

小姐已居家半个多月了。线下美食店去不得,周边可选外卖很有限,网购也大多配送不到。支出骤减的白小姐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消费观念是不是有问题,“原来即使不买买买,我也什么都不缺。”

有时间?来消费

因为居家办公,陆女士这阵子的时间多了起来,刷网站,买;看直播,也买。因为疫情防控要求,快递寄不到家里时,她就把地址改为外地的女儿家。“一天要取一两个快递包裹,我都要吃不消了。”陆女士的女儿说,妈妈的购买量至少增长三四倍,半个月就买了十几种小饰品,“她让我先存起来,以后一次给她。感觉她并不是因为需要而买,就是想买东西。”

为孩子,重理财

陶可是一名有着三个儿子的中学老师。以往热衷于个人消费的她,居家期间更侧重于家庭消费上。

以前对于理财投资不太“感冒”的她,段时间也格外关注线上的理财投资信息,以巩固提升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在孩子的保险上,我们的投入比例不小,同时考虑孩子相关的理财规划。”

为自己,买课程

林曦是自由职业者。长时间在家,她没有什么消费冲动,加上理财投资产品被“套牢”,她只根据需求采购生活必需品。但与此同时,她却非常“慷慨”投入在报班、进修、知识付费上:“比如奢侈品管理、时装设计等一直想学的课程,现在终于有时间好好学了。”

观察

消费推动“利基”理念发展

“消费的改变,令市场也出现两极分化,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中国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丹蓬说,与此同时,“宅文化”“懒人效应”令线上销售、配送到家的服务成为刚需求,“哪个品牌能匹配和满足消费端的需求,就能生存发展,所以有实力的品牌都蓄力在线上线下一体化上下功夫。”

“市场尽其所能地配合消费需求,提供细化的、个化的产品和服务,可谓深谙‘利基之道’。”一名市场研究员解释道,“利基”在营销市场理解,是指针对企业的优势细分出来的市场,“可能是之前一直很难从市场获取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在居家经济即互联网经济的背景下,得以实现。”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梁汉举例,以前的小众需求很难被市场满足,但如果在全国的“统一大市场里”,绝对数量就可能足够撑起一个市场。

理财投资趋向稳健

理财投资方面,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姚华松发现身边出现两种现象,一是“开源”,在增收方面下功夫,学各种理财课程,投入股市或基金定投等;二是“节流”,尤其是一些年轻朋友经历理财失败后、又难以克制强烈的消费意愿,于是把钱存到银行存折里,拿到人生的第一个红本,以此限制自己的“购买欲”。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也观察到,储蓄成为期比较主要的理财手段,而投资相对不太“受宠”:“在投资前景不太明朗的情况下,大多数人最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保护本金。”他个人也比较建议采取稳健的理财方法,避免激进,尤其不要带着利用投资增值对冲预期收入减少风险的想法,但强调通过学增强理财投资的意识的重要

名词解释

“利基”理念

“利基探讨的是市场空间,即一家企业不一定要做规模很大的、轰轰烈烈的业务,只是围绕其他企业不愿意做或做不到的事情,努力拓展一把,就有可能获得相应的回报。”林江说,利基理念启发企业致力于寻找别人不太重视的市场空间,对于个人来说,无论是创业,还是探索职业新发展空间,都有必要借鉴这种思路。

思考

投资者要“慢一步”“多一点”

“居家会令许多消费者有意识加强家庭财务管理的计划与预判,对过往涉嫌‘过度消费’的方式进行适当反思与纠偏。”姚华松认为,居家消费让消费更趋理,利大于弊。

林江在谈及疫情带来的启示时表示,经历疫情会令许多人重视自我保护和抗风险能力,而保持财务健康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要牢记‘未雨绸缪’,即使是在一帆风顺的‘好景时’,无论是消费、理财还是投资,都不可过分超过自己的能力,而且要‘岁晏有余粮’,让自己有随时应对不时之需的能力。”尤其对于年轻人,他建议在自己有足够的还款能力时才考虑超前消费,心中要有忧患意识,保持不保守但踏实的消费、理财投资观。

广州市社会创新中心理事长、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周如南强调,理的消费者、理财者、投资者要注意“慢一步”和“多一点”:“‘慢一步’是不要一获取信息就冲动做决定,要增强判断信息的素养,了解‘多一点’,比如了解消息来源是否权威,多渠道了解和比对信息以判断其真伪。”(林琳、卢梦谦)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