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高新区是一个产城融合地区,园区通过社区完善与高端制造业相匹配的产业生态,社区通过服务企业,发展园区配套服务业,实现自身发展。近两年,高新区积极把产城融合的区域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更好地服务居民、推动发展,不断提高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组织联创联建,筑牢融合治理堡垒
高新区有企业500多家。在走访调研“两新”党组织过程中,一些企业表示,非常愿意为属地社区建设做出贡献,但因企业与村居之间联系较少,共推社区发展的机会相对有限。
(资料图)
如何充分利用背靠工业园区的优势,加强企业与村居之间的联动?高新区社区综合党委向内推动产业集群内企业抱团发展,向外鼓励企业与村居党组织结对共建。
锦石市政是一家从事市政建设方面的企业。为巩固高楼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成果,在综合党委的牵线下,两家单位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联合举办七一主题党日活动、“追寻红色足迹”等活动。在结对交流中增进党组织之间的联系,加深村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
在高新区,像锦石市政这样与村居结对共建的属地“亲家”有91家。各村居与结对企业党组织以联创联建模式为抓手,拓宽基层治理渠道,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实打实的治理效能。
平台互联互通,搭建融合治理通道
村居与企业结对共建后,党建结对的“朋友圈”是扩大了,但如何让企业进一步发挥作用?在年度学习讨论会上,部分村居书记建议,只有聚焦需求发挥双方优势,才能真正帮助村居解决发展痛点。
为此,高新区今年探索“特聘村(居)主任”项目,针对性地选聘17名企业家担任特聘村(居)主任,推动企业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向村居流动。名誉村(居)主任的称号是对企业家社会责任感的充分肯定,既提升了企业美誉度,也调动了企业奉献社区的积极性。
孙莉莉是上海萱宸护理院院长,也是金水湖居委会特聘居主任。当了解到小区的为老服务需求后,她带领医护团队制定居民健康共建服务安排。一个月内,共组织37名老人到萱宸免费体检、开展2场健康讲座,给5名老人代配药,还给小区活动室配送了台式血压计、净水器,同居委会一起优服务,聚民心。
其他特聘村(居)主任也积极发挥优势,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工作,推动社区和园区实现融合治理。
资源共融共享,激活社区智治细胞
随着近几年金水湖区域的快速发展和来沪人员的增加,高新区社区治理难度逐步加大,城市运行管理覆盖面广、监测任务重、人手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
与此同时,位于高新区的华东无人机基地的无人机产业发展迅速,无人机应用场景可根据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于是,高新区依托无人机产业资源和技术优势,将无人机巡查嵌入城市运行和管理,利用“空中之眼”发现问题并快速处置,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针对个别小区可能存在的外墙脱落风险,汛期来临前,有关部门都会对外墙进行排查。传统检查需发动工作人员巡查和居民自查,耗时耗力。今年,城建中心联合城运中心借助无人机,仅5天就完成小区所有楼栋外墙的全覆盖巡查,并通过红外成像技术和大数据比对发现风险点,大大提升排查效率与精准度。
服务联抓联管,丰富社区治理内涵
高新区有4.2万余名职工,来沪人员较多,大多居住在园区职工宿舍和社区的住宅小区。在社区,以服务年轻人或职工的资源相对较少,难以满足职工需求。
经过走访、调研和联络,一家在和辉光电支持下建设的“科学咖啡社”改建完成并投入运营,“暖心咖”党群驿站也落地其中。“暖心咖”针对职工对休闲和生活品质的需求,打造便民驿站,为社区百姓、职工及社会新业态就业群体提供喝水、歇脚、读书、充电等“微服务”。社区党工委积极推动群团组织资源向“科学咖啡社”汇聚,提供活动场地、文化娱乐、政策咨询等服务,丰富职工精神文明生活,增加他们与社区间的连接。
此外,高新区正通过社区“15分钟生活圈”建设,完善业态分布和功能布局,满足企业职工和社区百姓的文化休闲需求。
下一步,高新区将继续围绕“产城融合示范地”建设目标,发挥社会各方资源优势推动合作共赢,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通讯员 杜秀丽 王雯 新民晚报记者 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