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3年,又一批上海“土著居民”獐,来到滨江森林公园“安家”。今天中午,8只獐从浦东新区的华夏公园输送至滨江森林公园,今后它们将与之前驻扎的伙伴一起在森林公园内自由生长。
监测:均戴定位项圈加装红外相机
中午12时多,8只装有獐的笼箱被送到了公园一处人迹罕至的草坪。敏感而胆小的獐们在笼内悄悄打量着环境,不时发出叫声。随着笼门被陆续打开,一只只獐先后蹿出笼外,矫健地跑向密林深处,不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
(资料图)
记者获悉,今天野放的8只獐为“先头部队”,还有2只将在后续几天野放。这批10只獐共5雄5雌,均为成年个体。华师大生命科学学院保护生物学博士聂大义是獐研究团队的成员,他表示,野放前要先为獐采血并进行健康监测,如果獐有寄生虫或有热应激(即因高温产生身体瘫软等症状)等反应,便不适于野放。野放一般挑选早晨,装有獐的笼箱事先放置在空调房中,一般在3小时内从种源基地运至野放地。
他还表示,这批獐都戴上了具有定位功能的项圈,研究团队可以通过活动轨迹来监测獐的活动量。一旦活动量过低,就说明獐在原地几乎没有活动,研究人员会根据定位前去查看。此外,在原有红外相机的基础上,园内后期还将在视野较好的位置再装6台红外相机,对獐的生活进行监测。
食宿:扩大食物来源调整栖息环境
为何獐群要野放到滨江森林公园?记者获悉,这里是上海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郊野森林公园,保留了原生态的乡土植物和动植物栖息地。2009年11月,从华夏公园种源基地运来的12只獐成为这里最早的“土著居民”,次年1月,又从华夏公园补充了2只个体。随后几年,园内獐的种群维持在30只左右,老员工甚至表示最高峰约有50头獐在园内出没,野放效果良好。
不过,随着园内野狗出没及免费开放后游客量的增加,近年来獐的数量显著减少,无论是游客还是员工都很难再看到獐的身影。为此,园方想了很多办法改善栖息地环境,包括与属地公安联手捕捉清理野狗等,为獐打造温馨舒适的“家”。
在“吃”方面,园方发现獐比较喜欢吃紫萼、二月兰等植物,便在林下增加种植面积,扩大食物来源,并减少农药的使用。同时,会在獐的主要活动轨迹处增加投放饲料,促进种群提升。
在“住”方面,獐喜欢水,园方便对栖息地进行了环境调整,在林下建造类似沼泽的小水潭,逐步营造密林的感觉。“在公园靠近A30上海绕城高速公路的区域,今后将考虑建造獐的庇护区,里面只建养护便道,不造园路,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滨江森林公园副园长张国兵透露。
回家:建圈养繁殖基地15年野放315只
獐又称牙獐、土獐、香獐、河麂,是一种小型鹿科野生动物,常选择河岸、湖边、湖中心草滩、海滩芦苇或茅草丛生的环境作为其日常栖息地,也会生活在低丘和海岛林缘草灌丛处。獐是上海的本土物种,十九世纪80年代,在上海市郊的青浦及奉贤等地广泛分布,但由于生境减少、破碎化和过度捕猎,20世纪初獐在上海绝迹。
为了让獐“重归故里”,2006年上海启动了极小种群恢复工程,重新引进獐、扬子鳄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07年,浦东新区开展了本土物种獐的重引入试点种群项目,从浙江舟山獐养殖场引进种獐21头至华夏公园,通过10余年的圈养繁殖,扩大形成了稳定的圈养种群。
目前,华夏公园繁殖的健康獐,已被输送至滨江森林公园、松江浦南林地、新浜林地、南汇东滩和崇明明珠湖等地进行野化和野放。截至本次野放前的15年间,华夏公园已累计向外输出315只獐,是上海最早、最重要、向外输送最多的种源基地。目前,獐在上海的近郊和边滩已形成了一些小种群,重建了獐的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
新民晚报记者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