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述评|回家,过年!-世界观热点
新民晚报| 2023-01-20 15:07:41

这是一场暌违已久的“年度人口迁徙”。


(资料图片)

火车站里,人们大包小包、步履匆匆地踏上回乡路;机场到达口,海外归来的游子眼中含着激动的热泪,与家人紧紧相拥。各式各样的行囊里,装进了衣服鞋帽、零食年货,带回了一年的打拼成果,捎上了给家人的新年礼物,更塞满了无限的思念与期盼。

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奔向家的方向。前几天同事去采访春运,见到不少人是阔别三年之后第一次返乡。有在医院做护工的胡阿姨,平时忙得连轴转的她连声说“想家想家”,“领导说大家几年没回家了,让我们轮流回家”。有年轻妈妈带着两个月大的宝宝回家,那是小朋友第一次出远门,竟不怕生,肥嘟嘟的小脸洋溢着笑容,眼睛眯成了两条缝。有打拼了一年的务工人员返乡,笑纹爬上他黝黑质朴的脸庞:“安全到家就是最大的礼物。”

纪录片《中国春节》这样描述:“中国农历新年每年都会上演地球上最大的年度人口迁徙。世界上六分之一的人口,会回到家乡与家人共度佳节。”而据新华社报道,预计今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99.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3%。

跃升的数字背后,是中国人最朴素的情感诉求:回家过年。而回家过年的意义,主要在于阖家团圆。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家始终是人们心头最温暖的牵挂。在辞旧迎新之际陪伴在家人身边,是中国人深埋血脉、至关重要的仪式感。近年来,随着城市化飞速演进,人口流动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阖家团圆变得格外让人向往。隔着屏幕、顺着电话线蔓延的思念之情,就这么积蓄着、满溢着,在春节的时刻倾泻释放。

冯骥才曾写道,团圆的情怀,“使得腊月里中华大地上所有的城乡、所有家庭都变成情感的磁场”。燕归来、凤还巢,一顿家乡味道的饭、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对人们来说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尤其是历经三年疫情,在大家响应号召一次次“就地过年”“云相聚”之后,今年春节,团圆的磁场变得格外强烈,也更显珍贵。

如果要赋予今年春节一个特殊的意义,那就是“如常”。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春节,人们久盼的正常生活逐步回归,其中就包括回家过年的习俗。冯骥才说:“正是这种年俗保持了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情感的基因,一年一度增强了民族自我的亲和与凝聚。”欢欢喜喜过大年,因为“年”里孕育着时代希望,凝结民族向心力。除旧迎新的年味与烟火气,更有助于人们提振信心、拥抱希望,为未来的接续奋斗鼓劲加油。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尽管上海已经度过本轮疫情感染高峰,春节假期出行的人们还需尽量错峰有序,在出行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尤其要注意不能放飞自我、带症出行,对自身健康负责的同时,也是对其他旅客与家中亲人的保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他们的身影:医护人员、民警、消防员、环卫工、铁路人……大家团圆背后,是许多守护者用小家的别离在坚守。

今天,二十四节气迎来周期终点:大寒。严冬已过,春风送暖,万物更新,旧疾当愈。愿我们共同迎接美好、如常的新一年,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