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中院用法治助力乡村振兴 走出“不一样”的帮扶路子
云南经济日报| 2022-06-28 08:31:19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从2001年开始,大理州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大理中院”)响应党的号召,连续多年派出一批又一批干部参加南涧县帮扶工作,二十年如一日,始终秉持为民初心,用心、用情帮扶,给米家禄村带来了巨变。如今,米家禄红兴幸福自然村无处不体现着法治文化的元素,德法议事亭、乡规大道等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法治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

米家禄村的沧海桑田,让我们切身感受了红兴村环境的新变化。作为红兴村定点帮扶单位,大理中院着力改善红兴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扶持特色产业项目,大力加强乡村法治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实现脱贫致富,办好了群众关心的每一件事。用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帮扶路子。

大理中院院长童晓宁在米家禄村调研时说,大理中院将坚持红色引领,守初心、担使命,以村民自治增活力,以国家法治强保障,以社会德治扬正气,一如既往支持南涧县,支持乐秋乡、支持米家禄的发展。

南涧县委书记王绍基介绍,乐秋乡米家禄村是大理中院挂钩帮扶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易地搬迁到乡村建设,大理中院倾注了大量的智慧和汗水,从策划到实施,从设计到建设,都用心、用情、用力帮扶,米家禄村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米家禄村红兴集市的建设,是南涧县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全县要以米家禄为榜样,加快村庄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相信各村的发展都会日新月异,老百姓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米家禄红兴村位于国道214线公路边,距离县城14公里,米家禄村隶属于南涧县乐秋乡,下辖15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共有506户1817人,是南涧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从经济欠发展、贫困面较大的深度贫困村顺利脱贫出列,乡村振兴启幕后,在挂钩米家禄村委会的大理中院帮扶下,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红兴之路”,如今,米家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理中院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以“红色引领乡村振兴”为理念,以强化“五治融合”为抓手,以搭建“红兴集市”为平台,倾情帮扶出资出力、用心用情实施,一个合作社、一个节庆嘉年华、一项人才培养计划等“十个一”工程,助力安置实现产业、组织、人才、生态、文化“五个振兴”,在州、县、乡、村共同努力下,昔日搬迁点红红火火,“兴兴”向荣。

法院用心帮扶思路新

漫步在乡规路,记者随同南涧县乐秋乡党委书记张波、大理中院驻南涧县乐秋乡米家禄村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何群走进红兴村,村口一排排光伏太阳能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青草绿树红花环绕在光伏太阳能电站旁。一幢幢整齐划一的两层居民小楼,青青菜园和向日葵掩映其中,“乡情、乡愁、乡规”3条大道纵连起整个村庄。道路旁的白墙上,一幅幅农民画讲述着民族团结、乡村振兴、民俗风情的故事。记者注意到一幅生动的农民画,不同民族的群众聚在桌边,共同观看普法宣传手册,听法院干警的讲述,“法在身边”在画中得以体现。

记者在红兴幸福村了解到,依托红兴集市硬件、软件建设,米家禄村要实现“五个振兴”:

产业振兴——以建供销社为基础,开展乐秋乡特色农产品销售,通过培育、政策扶持、政府引导、逐步建立“三农”产品销售集市,力争创建南涧农产品物流集散销售地。

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大篷车”收购农产品、工业产品下乡送货,实现党员(大篷车)+农户+市场(供销社)闭环运行,实实在在为百姓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

人才振兴——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培训基地,由云南艺术学院聘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扎染、竹器、农民画、编织、刺绣等教授活动。

文化振兴——梳理乐秋乡、米家禄村传统文化、风土人情、脱贫攻坚故事等,通过实景展示、农民画创作,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理念引入乡村文化建设,规划乡愁、乡情、乡规步道,同步推进乡村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振兴——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造世界一流绿色农产品”要求,鼓励群众发展绿色生态产品。

聚合资源发力巧搭台

曾经的米家禄村,资源匮乏,种植养殖业种类单一,缺乏劳动力,脱贫之后如何持续发展成为焦点问题。

米家禄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带头人+农户”等党建产业模式,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通过不断优化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了集学习、体验、市场、餐饮、住宿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红兴村。米家禄村以合作联合社为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大篷车”收购农产品,实现“党员(大篷车)+农户+市场(供销社)”闭环运行,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逐步建立起“三农”产品销售集市,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农特产品的销售问题。

红兴村农村合作社内,7个产品展柜展示着当地出产的腊肉、蜂蜜、土鸡、大米、咸菜等土特产,以及村民编织的手工包和小手工艺品。村里还建有竹编手工作坊和扎染作坊,里面陈列的竹编产品和扎染产品都是村民制作的。

米家禄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皇荣林介绍,在大理中院的帮扶下,米家禄村通过开设乡村集市,闯出了一条红色引领乡村振兴的特色道路。依托米家禄村红兴手工作坊,云南艺术学院聘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向当地群众教授竹器、农民画、编织、扎染等技艺,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

村民耿玲香说:“我们原来的村庄在山上,出行都很不方便。搬到这里,生活方便太多了。我打算开个早点摊,在养殖小区里养上几头猪,加上老公的务工收入,家庭收入也就增多了。”

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南涧县推动各民族共同迈向现代化,坚持“双融合、双促进、双达标”。2018年实现贫困县提前一年脱贫摘帽,14457户56641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同时,积极开展乡村振兴“1平台3机制4个全覆盖”专项行动,建成罗伯克乡村振兴示范园、红兴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创新推出“跨镇联村、异地置业、强村带弱村”联动发展村集体经济模式,建设了南涧县村级集体经济创业园。

米家禄村因地制宜,坚持“法治点亮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的发展思路,靠山谋发展、依路做文章,以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打造乡村新经济新业态。如今,村里有年均发电量约36万度的光伏发电站、有宾馆、食堂、体验式的扎染坊和编织坊、特色农特产品展示区……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2.52万元。

文化市场唱戏妙出招

“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大理中院党组充分发挥米家禄村“红兴文化广场”“新华悦读站”寓教于乐的作用,让村规民约上墙、上板,让乡愁文化融入基础建设,不断提升乡村文化教育的生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同时,深入挖掘米家禄村乡土文化的潜力,梳理乐秋乡、米家禄风土人情、脱贫攻坚故事,对本土产品的包装进行设计,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打造具有米家禄村特色的文旅产业,以民歌、民族舞蹈的展示方式,为到访游客提供嵌入式、互动式服务体验,让乡村振兴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形成保护和传承的良性循环。

文化振兴。梳理乐秋乡、米家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脱贫攻坚故事等,通过实景展示、农民画创作,并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理念引入乡村文化建设,规划乡愁、乡情、乡规步道,同步推进乡村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米家禄村围绕文化振兴通过与云南艺术学院师生合作深入挖掘全乡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气候物产等,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创作了代表乐秋7个行政村土特产及其包装的产品展销柜;创作了由54幅农民画和54首诗组成的24节气歌,并取得了相应的知识产权。选取15幅农民画上墙,制作6个实景橱窗打造了乡愁、乡情、乡规步道。建成新华悦读站,让村民有一个优雅舒适的悦读环境,丰富的藏书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建成德法议事亭,用德治和法治的方法商议事务、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同时也是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的场所,提高农村自治组织和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着力打造平安和谐新农村;建成初心广场,可以开展党员初心使命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脱贫攻坚精神教育,传播正能量;建成乡村舞台,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开展文明村、美丽乡村、民族团结示范村、无毒乡村、无讼乡村等精神文明创建和村域治理活动。童晓宁为红兴村创作《红兴歌》,驻村工作队员教会村民唱《红兴歌》、传统打歌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科普工作,建设5G乡村,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养。

张波告诉记者:“乐秋乡坚持政治强引领、法治强保障、德治强教化、自治强基础、智治强支撑。建成德法议事亭,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充分发挥派出所、村委会、村调解员‘三级联调’作用,村内公共事务、村民矛盾纠纷都到德法议事亭在‘三级’调解员的主持下商议决策协商解决,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送乡愁文化、送法治文化、送平安南涧建设宣传进村入户,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对群众进行教育引导、涵养和熏陶,努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