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天,2972人,240小时:他们是昼夜兼程的“摆渡人”
新民晚报| 2022-04-25 14:07:40

“爸爸,一段时间,到底是多久?”面对女儿的问题,姚迪敏一时答不上来。这是驰援方舱转运的第12天,也是离家的第12天。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这支特殊的队伍再次踏上“征程”。继2020年成建制派往机场防控一线后,徐汇区检察院的司法警察们再次紧急出征,驰援方舱转运一线。截止到目前,徐检转运小组已转运2972人,工作总时长240小时左右。

“我没问题”“我可以去”驰援方舱转运的集结通知一下达,大队长王敏就收到一个个报名短消息。一小时初定人选,三小时确定人员,当晚首批人员驻地报到,次日全员到岗开始工作。副大队长姚迪敏是双警家庭,妻子已于3月初返岗封闭执勤,家中只有一位长辈带着尚年幼的孩子;警员郝修峰的儿子正值高三,正是需要父亲陪伴的时候;警员徐振东59岁,蔡蓉健58岁,高强度的转运工作对他们的身体是否会带来不利影响。然而4位同志态度非常坚决地表示:“请院党组放心,保证不辱使命,完成任务!”

转运工作位于阻断传播链的关键位置,及时、精准、高效地完成转运任务非常关键。徐检转运小组当上了“调度大脑”,转运小组承担着每天三个市级方舱,三条线路的固定转运任务以及其他市、区两级方舱的应急支援任务。他们的行程远至周边外省,足迹遍布全市一半以上的区域;误餐、连轴转、紧急出动已是他们工作的常态。因为防护服只有一套,穿上就不能脱下,他们尽量避免喝水、吃东西,减少上厕所。在一次耗时5小时的转运工作结束后,转运干警刚睡下没多久,凌晨1时许电话响起,紧急通知早晨7点半出发至崇明长兴方舱。他们顾不上吃早餐就出发了,待任务结束回到驻地已是下午三点半,一天的在外奔波,错过了午餐时间,肚子也饿得咕咕叫。

他们还凭借以往参加机场转运的工作经验,不断完善、优化转运工作机制。他们分析了方舱转运工作的各个环节,找出制约转运效率的症结所在,积极建言献策,并获得采纳,他们被戏称为“调度大脑”。在一次支援转运1500余人的任务中,区转运专办委托徐检转运小组担任该线路的“总调度”。考虑到人多量大,现场容易出现混乱。前一天晚上,小组成员反复推敲转运流程和现场调度方案,制作了三种调度统计表,赶制了多个用于现场指挥的标识牌。由于想得周全,准备较为得当,1500余人的大型转运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为了减少转运群众焦虑,转运小组主动将自己的工作前伸后延,上接方舱医院,后接街镇社区,从点点细节处着手。雨夜,为了让群众少淋雨、快速登车,转运小组在雨中守候,一一核对信息;烈日当空,现场调度车辆、人员,耐心解答群众问题,把群众安全无误送到目的地;小朋友单独出舱,转运干警将自己联系方式留给家长,抵达街镇后又将相关事项向街镇工作人员详细说明,确保小朋友安全回家。他们总结出“凡事多一些”的办法,多问一句,多想一点,多做一些,让更多的人理解、配合目前的防疫政策。

徐检转运小组每天几乎都是连轴转,经常忙到凌晨,睡觉也不敢完全放松,他们都把手机来电音量调到最大,生怕漏了消息。忙的时候,队里两位“大龄”警员徐振东和蔡蓉健看似总是互相调侃,实则是在互相鼓劲。白天,紧张的工作环境,他们几乎没有时间与家人打个电话。偶尔来个微信,都要过好久才能回复。郝修峰担心儿子的学习,完成转运工作后,他一有空就发消息叮嘱几句:“这个查漏了没?那个补缺了吗?”要是早下岗,姚迪敏也会打个电话回去,问问家人和女儿的情况。

通讯员 姚迪敏 沈佳青 新民晚报记者 袁玮

‍‍‍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