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转运到虹口区一方舱医院的时候,小陈和母亲刘阿姨被安排在五楼的一间病房内。小陈的身体状况本就不好,刘阿姨更是患有严重的腰部疾病,平时只能坐着,一旦躺下便不能起身。入舱的那天正值高峰,舱位极为紧张,但考虑到母女二人的特殊情况,方舱指挥部积极协调,将她们收入同一间病房,方便两人互相照料。
入舱没几天,小陈开始变得不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明明治疗很顺利,并且小陈的各项指标也在向好发展,是什么让小陈变得那么消极呢?居住在小陈母女隔壁,同为新冠阳性的陆老师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她悄悄地来到小陈母女身边,用聊家常的方式“走进”了小陈的内心。原来,小陈母女入住的套间内还有其他病人居住,不同的生活作息多多少少打扰到了母女俩的休息,她不仅担心母亲的身体健康受影响,同时也担心独自在家父亲的衣食起居,多重的压力使她的情绪渐渐变得焦虑。
身为舱内志愿者的陆老师将情况反馈给方舱指挥部。指挥部获悉后,立即派遣人员入舱安抚小陈情绪,指挥部还与舱内医疗负责人协调,发现当天下午一楼将有一间单间空出,可以安排小陈母女入住。入住“新房”后,小陈逐渐变得开朗起来,母女俩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之后,小陈两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小陈具备了出舱的条件。但这时,小陈又担忧起来,她既担心母亲独自在舱内的日常起居,又想回家看看父亲。而刘阿姨也希望女儿能尽快回去陪伴在父亲身边。母女二人都想通过父亲来劝说对方,被夹在当中的陈叔叔也变得左右为难。经常来“串门”的陆老师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她又一次向方舱指挥部寻求帮助。
为了让小陈尽快回家,方舱指挥部与医疗团队、舱内工作人员、志愿者团队积极沟通,制定了多名志愿者轮流照料刘阿姨的服务预案。就这样,小陈带着忐忑的心情出舱了。小陈前脚刚刚离开,陆老师就来到了刘阿姨病房,陪她拉起了家常;安保小潘每天负责照顾刘阿姨的生活起居;保洁阿姨定时看望刘阿姨,帮助她取饭倒水,协助她如厕,即使到了深夜,她也会悄悄来到病房,看到刘阿姨安心入睡,再悄悄地关上房门……刘阿姨每天的情况,指挥部都会通过电话或者微信向小陈介绍,而小陈也在与指挥部的一次次沟通中、与母亲的一次次视频中放下心来。
过了两天,刘阿姨也迎来了好消息,她也具备了出舱条件。此时,她却担心自己无法长时间站立,加上大包小包的行李,怎么回家呢?这次,方舱指挥部提前制定了预案,准备好平板拖车,志愿者们也纷纷站出来帮忙。经过消杀点位时,舱内志愿者把“下一程”的职责交到舱外志愿者的手中。出舱后,方舱指挥部提前对接好的街道志愿者也会陪着刘阿姨一路回到家中。“感谢方舱对我妈妈的照顾!我们全家非常感谢方舱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多谢!”看到母亲平安归来,小陈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连说了三次“谢谢”。
这是一场“责任”的接力,更是“爱”的接力。舱内和舱外看似被一堵堵墙隔开,可牵挂依然连接在一起,不仅仅是亲人的牵挂,也有更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牵挂。开舱以来,虹口一方舱收治了上千名患者,其中有耄耋老人,也有牙牙学语的幼儿,小陈母女的故事仅仅只是方舱许多故事中的一个剪影。
新民晚报记者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