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张炯强 通讯员 李怡洁)封控管理下的复旦大学,有一群国际学生志愿者,身穿红色马甲,组成了校园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目前复旦有来自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六百多名国际学生,因疫情原因,在校内居住的有300余人,分布在邯郸校区和枫林校区的十余栋楼内。
3月15日上午,一则“楼长召集令”在服务队微信群中发布,很快得到队员们的积极响应。三小时后,所有留学生宿舍楼认领完毕,楼长即刻上岗。
大家统一身着鲜红色马甲,背后烫印着“复旦大学国际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的字样,走在人群中特别亮眼。这些楼长中,环境科学系的本科生榎本洪锐来自日本,在2020年新冠病毒初次现身时,他就以志愿者的身份为同学们服务过。
“只要是能帮助到别人的事情,我都会去做。”这次,他担任8号辅楼的楼长,因楼内女生居多,有一次他一个人将7桶饮用水抬上楼,每次一桶一个来回,搬完全身都被汗水浸透。
来自泰国的周天慈是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博士研究生,3月14日晚,她紧急上岗协助老师核对楼内学生完成核酸检测的情况,次日又主动报名任3号辅楼楼长。楼内有人需要帮助,她就放下手头的事去帮忙,“有时碰巧我在上课时被叫走,我就在下课后看录播或询问老师、同学。”
为了校园防疫不留盲区,志愿者们接力行动,当1号辅楼原楼长因身体原因退出第一线,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古籍整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陈衍宏迅速顶上。“我也想出一份力,减少其他志愿者的负担。”大家能在辛苦的志愿者岗位上坚持下来,离不开其他同学的配合与鼓励。“有同学在门口贴纸条,上面写着:‘志愿者朋友们辛苦了,谢谢你们’。”知道自己的辛勤付出被同学们看在眼里,陈衍宏表示,那一刻他觉得不累了。
来自美国的吕娇婕就读临床医学(六年制)专业,从小的梦想是治病救人,大一入学后就在医院担任志愿者,去年年底加入“国际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此次担任6号辅楼的楼长。
对吕娇婕来说,做志愿服务是生活的一部分,帮助别人并被他人需要,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她觉得,封控虽然拉开了人与人的距离,却消除了心与心的隔阂。“我现在知道每层住了哪些同学,每位同学的个人喜好和生活习惯,还约定解封后一起下馆子。”
面对志愿者可能需要工作到深夜的情况,吕娇婕的心态很好,“我的睡眠时间一般保持在凌晨1点至早晨7点,睡眠质量较高,作为医学生也比较会调节生活状态,所以一直感觉挺好。”
除了服务楼内同学,楼长有时也要参与整个生活园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在刚刚开始准封闭管理时,我和几名志愿者支援了整个北区生活园区的核酸检测。”来自喀麦隆的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朱北思说道。
朱北思是2号辅楼的楼长,如果将出门配送物资和在宿舍通过微信沟通协调的时间加起来,他每天的工作时长有7个小时。他称赞校内中外学生志愿者打出了很好的配合。“看到这么多同龄人持续奉献,我也为自己能成为复旦的学生、复旦的志愿者感到骄傲。”
来自委内瑞拉的伍艳妮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4号辅楼的楼长。她认为,校园抗疫的核心是团结一致,楼长传达学校安排,同学们积极配合。伍艳妮表示,虽然因为工作量大,睡眠时间比之前少了,但她的作息却变得很规律,每天在固定时间吃饭、睡觉。
最让伍艳妮挂在心头的,是居住在校外的朋友们。“我们在校内被照顾得很好,不知校外的同学怎么样?生活必需品足够吗?会做饭吗?独居的同学这么多天没人说话会不会憋坏了?我特别心疼他们,小伙伴们一定要坚持住!”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国际学生加入到校园疫情防控的志愿行动中来,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彰显着“团结、服务、奉献”的复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