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宋宁华)“足不出户”如何完成配药?一度成了许多老年居民最牵肠挂肚的难题。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东方城市花园居民区自3月18日实行封闭管理以来,在居委干部和众多小区党员志愿者的爱心接力下,如今这个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
电话打不通?“志愿者服务专线”开辟快速通道
东方城市花园居民区是一个有3648户、近9000名居民的大型小区,小区封控以来,居委会虽然落实了专人24小时接听居民电话,但仍难以满足各类咨询、求助需求,一头是居委社工已忙得“脚不沾地”,另一头则是居民对居委会电话老是打不通颇有微词。
为了帮助小区居民群众解决困难,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俊和党员志愿者团队组织者、小区业委会主任高晓怡商量后,决定把业委会办公电话开通为“志愿者服务专线”,每天8:30—17:00期间组织志愿者轮流值班,专门受理小区居民配药需求、生活保障需求,动员各方力量,帮助寻找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办法。
专线电话50111060自4月9日开通以来,短短一周时间里,累计接听居民来电450余个,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关于买药、配药方面的求助和咨询,热线接待志愿者在做好需求登记的同时,紧紧依靠背后的团队力量,为民排忧解难,上演了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小故事。
4月11日上午,热线电话接到了46号楼一位92岁老人的电话求助,急需购买2盒非处方药卤米松乳膏,由于老人不会用手机互联网下单,希望寻求志愿者帮忙。这一需求信息很快以认领清单形式在党员志愿者群中发布,并得到了迅速响应,74号楼的青年党员陈妤佳找出了家中的备用药品,与老人电话联系后,前去上门送药。可是,找到46号楼以后,对方却说自己家中并没有老人,而小陈再一次与老人电话联系核对门牌号码后,老人却坚持说地址没错。这让小陈一时发了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经过微信群志愿者们共同“破案”,很快找到了真相——原来老人是家住在马路对面的东方城市花园一期的居民。这个答案让大家都有些哭笑不得,封闭小区里,怎样才能让这支小小的药膏走出去送到老人家的手里呢?
很快,又一个党员接了“棒”,来自上海市湖北商会的李胜佳正好接了任务要出门,二话不说直奔小陈家楼下取了药。半个多小时后,药膏被顺利送到了马路对面小区的货架上,接力传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最后500米如何打通?“送药小分队”接力使命必达
由于东方城市花园居民区体量大,居民户数多,封控期间,如何打通小区内收卡取药的“最后500米”,也需要精准谋划。
为了落实好防疫措施,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来自普华永道的党员傅瑾,发挥专业特长,共同参与到了小区代配药服务流程设计中,借助“问卷星”小程序和共享文档,细化每个环节的工作要求,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调整优化,通过团队合力让工作效率不断提升。
现如今,整个小区被划分成了16个党员责任区,“送药小分队”队员每人联系一个片区,一旦接到热线派单,就会迅速联系居民,上门收取医保卡,拍照上传药品名称,再由后台志愿者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形成“一人一卡一单”和汇总清单,传递给前去医院配药的居委社工和志愿者,待配药完成、分拣派发完毕,小分队队员们再根据送药工单,把药品逐一送到居民家中,并收取相应的配药费用。在整个团队高效协同配合下,取卡、送药的过程被缩减到了短短2天时间内。
热线电话开通以来的10天时间里,“送药小分队志愿者”已先后四轮上门收取医保卡、登记配药需求320人,完成送药上门353份,累计垫付医药费12000余元。
居委干部和志愿者团队的全力以赴,赢得了居民们的交口称赞。4月16日,家住89号901的周阿姨专门通过热线电话,表达了对居委会和志愿者团队的感谢!原来,周阿姨4月13日打电话求助时,家中的高血压药已经只剩下3粒了,热线志愿者接单记录后,第二天就把工单派到了“送药小分队”志愿者浦东新区机关下沉干部林珈麒手中。小林第一时间完成了取卡和信息采集,在志愿者和居委社工一棒接一棒的爱心接力下,4月15日傍晚,小林就把这份急需的药品给周阿姨送到了家。拿到药的周阿姨开心地表示,疫情期间,能够通过志愿者的协力帮助,顺利快速地配到药,让她感到生活在东方城市花园二期很幸福!
药丸虽小,却是很多患病老人的“救命丹”。对于有些一时难以从医院配到的药,志愿者们也是想尽一切办法,动员一切力量,为老人们找药。有一次,送药小分队队员在给家住91号楼的高老伯送药时,被焦急的老人拉住,说还有一款盐酸贝尼地平片,医院配不到,眼看明天就要断药了,而子女又住在浦西的封控小区里帮不上忙,怎么办?
很快,这条紧急求助信息被发到了多个志愿者群里,马上有人找来了有关药房的订购链接,有人发动了家住别的小区的亲戚一起找存药,还有人找到了其他医疗机构的朋友想办法,群策群力之下,很快在附近的一家医疗机构中为老人找到了药,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
代配药、帮取药事情虽小,却件件都是群众的“急难愁盼”,也正是这一件件小事的解决,温暖了居民的心,也坚定了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