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至今才过去4个多月,上证指数下跌逾15%,深成指跌逾25%,创业板指跌逾30%。A股一泻千里的表现使得基金持续承压。公募基金一季报披露显示,一季度公募基金整体亏损1.33万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合计亏损超过1.3万亿元,几乎相当于基金整体亏损的金额。面对这个市场,我们该走还是该留?
首季亏损超1.3万亿元,困境反转成主题
首季亏损1.3万亿的数据背后是各个公募基金不忍直视的业绩表现。混合型基金净值上涨的仅有141家,占比仅3%,股票型基金上涨的仅有126家,占比不足5%。
市场风格的极端变化,俄乌冲突和新冠疫情等内外因作用下不仅直接导致了公募基金的净值持续承压,还收缩了公募基金的整体规模。目前公募基金总资产从去年四季度的27.4万亿下降到一季度27.2万亿,仅有债券类资产占比小幅提升,其他资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从公布的基金重仓股数据来看,与2021年末相比,招商银行、保利发展新晋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立讯精密、迈瑞医疗推出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龙头持股集中度在持续下降,除了宁德时代、贵州茅台外前十大重仓股公募基金都有不同程度的减持,热门赛道持股逐渐分化。各个赛道仓位目前处于低位状态,有可能面临国内外形势的较多不确定性价格处于一个长期的磨底状态。
目前困境反转主题贯穿这公募基金的整个布局,前十大重仓股公司均具有基本面和情绪面双低的特征,股价向上空间远远大于向下空间。具体来看,前十公司及所在行业目前处于低位的原因在于系统性风险,股价表现落后于市场处于偏低水平,公司还是具备一定的上升潜力。
市场持续调整回落,公募基金到底了吗?
中金公司方面称,是否到底部要从四个市场特征来判断:
1)交易层面,市场近期成交对应换手率水平已经接近2%左右,处于历史低位,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也出现较明显下降;
2)估值,经历调整后沪深300的股权风险溢价再度接近均值上方1倍标准差,接近2020年3月低点的估值较极端水平;
3)市场行为,前期有相对表现的稳增长风格出现补跌迹象;
4)政策方面,近期央行、证监会、银保监会、外管局等多部门就近期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环境都有积极表态,坚决维护经济和市场稳定。
目前在政策、估值、资金、行为信号方面已经部分显现底部特征,基本面信号结合当前的增长环境,可能尚需时间等待更为明确的拐点出现,依然维持目前市场处于“磨底”期的判断,虽然短线市场可能仍有反复,但中长期来看机会逐步大于风险,对于后市表现不必过于悲观。结构上,我们认为低估值“稳增长”领域仍具备一定配置价值,关注消费领域自下而上的择股机会,制造成长风格可能仍需静待时机。
当前关注三个方向:
1)在市场“磨底”阶段,估值相对低的稳增长板块可能在当前宏观环境下仍具备相对收益,如传统基建、地产稳需求相关产业链(地产、建材、建筑、家电、家居等)等;
2)前期调整较多、估值不高、中长期前景仍明朗的中下游消费,自下而上择股,包括家电、轻工家居、汽车及零部件、农林牧渔、医药等;
3)制造成长板块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导体等风险已经有所释放,但转机在于“滞胀”风险、全球流动性和市场情绪因素能否边际改善。
目前来看,我们还是处于在长期磨底状态,是否到底尚需等待更为明确的拐点出现。
静待信息慢发酵,磨底布局好时机
其实很多时候,一笔成功的投资取决于你买的贵不贵,大部分成功的投资是反人性的。把投资当做一个长期的事业,千万不要抱着赌博的心态妄想一次成功,我们要抗拒内心的恐惧,坚持必要的坚持。
图表来源:私募排排网;数据来源:聚源数据;数据经托管复核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该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对同一基金管理人所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保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因此我们在选择基金时,不能只把眼光聚焦于短期收益,应该把维度拉长至5-10年,看平均年复合回报率。时间维度足够长,才能够经历A股完整的牛熊周期,才有更大的机会在目前的市场下经受住考验。
在未来还有些信息需要发酵,地产、汽车、手机、家电等大行业已经明显下行,体制内人员收入也在下降,再加上疫情导致的各地封控,逻辑上对各类消费也将有很明显的负面冲击,中国出口订单已经明显走弱,加上美联储收紧,逻辑上对人民币汇率将是很大的利空,但直到现在也还不明显,大概率也只是因为传导需要一些时间。
此外,2022年一季度,美联储已经决定要快速、大幅度地收紧货币政策,逻辑上对全球股市都将是非常大的利空,美股已经开始下跌,相信这个影响传导到A股大概率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在这个信息逐渐发酵、价格磨底的时间段,也许就是投资的黄金时间。
因此现在开始准备定投基金是不错的选择,耐心等待底部企稳,随着负面政策逐步调整,信用良性扩张,我们终究会等待到市场超预期的表现。
风险提示
本文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或对投资经理的访谈,业绩相关数据由基金管理人或外包估值核算机构提供,数据经托管人复核。
投资有风险,本文涉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诺或预测产品未来收益。投资者应谨慎注意各项风险,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销售文件,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情况作出投资决策,对投资决策自负盈亏。
版权声明
本文所涉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我司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排排网财富,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