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4月22日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目前仍然应该坚持“动态清零”的防疫总方针不动摇。
梁万年说,奥密克戎变异株并不是“大号流感”。从全球看,流感病毒的平均病死率是0.1%,而奥密克戎的病死率从全球看是高于流感的。香港疫情中的流行毒株主要是奥密克戎,它在香港的平均病死率是0.75%。也就是说,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病死率大概是流感病毒的7-8倍。但如果看老年人群,奥密克戎的病死率是普通流感病毒的近100倍。
梁万年表示,像对待普通的传染病那样,放开新冠肺炎疫情的管控有前提,全国层面至少要满足3个条件:老年人等脆弱人群疫苗接种率达到较高水平,科学界对病毒变异趋势有更深理解,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准备到位。“动态清零”策略则为做足这些准备提供了时间窗口。
是清零“疫情”,不是清零“病毒”
记者:为什么要坚持动态清零?
梁万年:动态清零是现阶段我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总方针。
“动态清零”核心的内涵就是要快速地发现、快速地采取一系列措施阻断持续性的疫情社区传播。最关键的一点是需要对传染源进行有效的识别和管理,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使疫情不发生规模性的反弹,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动态清零”的核心是两个词。一是强调“动态”,实际上这是因为我们现在对这个疾病、对这个病毒的认识,还在深化。我们不可能在短期之内消灭这个疾病,也不可能在短期之内保证个体不感染这种疾病,我们现在还缺少相应的技术和手段;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到,同时我们有能力做到,一旦发现了这种疾病导致的疫情发生,我们能够快速地把感染者识别出来,遏制住疫情,使其不对更广泛的人群产生更大的危害。
这就是“动态”的实质,它强调的是一起一起地扑灭疫情,最终来实现社会面的“动态清零”。
第二个关键词是“清零”。“清零”有三层含义:一是病毒的消灭,二是疾病的控制,三是疫情的控制。
病毒我们现在无法把它消灭掉,但是我们要逐渐地通过科学研究,掌握这种病毒的规律,包括致病性、传播力,也要严密监测病毒的变异趋势和规律。针对变异毒株,我们要有效地调整策略和措施。
疾病的发生也是清零的目标,即尽量使人们不得这个病,要教育公众做好个体防护,采取像接种疫苗等有效的措施来尽量避免感染、避免重症和死亡。但是现在我们很难做到百分之百地防止疾病发生。
那么,现阶段最关键的“清零”目标是要清零“疫情”。
从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的“疫情”是指这个疾病在人群当中造成了持续传播,并且处在流行或者暴发的状态。在这种状况下,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控制,根据新冠肺炎病毒(特别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规律和特点看,疫情会在短期之内使大量的人群被感染,那么它造成的损失就会很大。
所以,要实行疫情的清零,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一个战略目标,它的目的就是尽最大的可能来使疫情不扩散,不出现规模性的反弹,尽最大的可能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民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正常的发展。
记者:“动态清零”的内涵是什么?
梁万年:动态清零的精髓,一个是快速,第二个是精准。
其实,我们过去在对抗新冠病毒的时候,从原始毒株到阿尔法、贝塔、德尔塔,我们都强调“快”,但是奥密克戎变异株有一个特点,它比以上的几个变异株传播更快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行“动态清零”达到控制疫情的目标时,还要快上加快、以快制快。
怎么做到快速?这就要求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公共卫生系统的监测能力要强化,一旦发现疫情就要快速实行围堵,要把疫情传播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同时,一些相关的准备也要快,包括隔离房间的准备、定点医院床位的准备、防护物资的准备、人力资源的准备,还包括社会生活物资准备和相关保障工作机制的准备等等。
对抗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这种打法,不能完全沿用过去我们对原始株和其他变异株的打法,要以更快的速度和病毒赛跑,抢在病毒的前面。
第二个就是精准,要真正科学、有效地防控,“精准”是我们要追求的一个战略性目标。
精准的核心要体现在我们怎么精准地来识别、发现传染源或者可能的传染源。我们现在有科技手段,通过核酸检测、抗原自测,可以比较有效地的快速锁定感染者和潜在的感染者。之后,我们要对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实行精准的治疗或管理。
除此以外,精准也体现在精准的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有多大,我们现在是以社区、乡镇为单位划分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并针对不同区域采取措施。
还有,我们也要精准地平衡好疫情防控和老百姓正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阻止疫情的扩散,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老百姓在整个抗击疫情过程中依然保持正常的生活。
还包括要精准地平衡好疫情防控措施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他们是相辅相成的。疫情防控的最终目的除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外,很重要的一个目的也是要维护经济的发展,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这些“精准”的目标都必须基于科学,基于我们对病毒的认识,对我们采取的措施和策略的有效性的认识。
“放开”要具备3个条件
记者: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能放开疫情管控,什么时候才能放开?
梁万年:“放开”是有前提的。2020年疫情早期,我们对病毒的危害性、传播力都不了解,在武汉采取封城措施,最终证明防控是有效的。后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以及之后的动态清零阶段,我们都是根据疫情的波及范围以及我们所具备的抵抗力量来平衡和组合各种防控措施。
有一种想法认为奥密克戎传播速度很快,危害似乎很小,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应该放开管控了,可以不去管控发生的疫情了。也有人认为,奥密克戎就是一种天然的“疫苗”。我认为,现在我们还没有到那个阶段,什么时候能到这个阶段,从全国层面看可能要具备几个条件:
首先我们要保证我们的易感人群有比较好的免疫力。我们的手段是靠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针,疫苗可以建立起比较好的保护。实践已经证明,疫苗对预防重症和死亡是特别有效的。当前我国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相对还是比较低,儿童的疫苗接种率也比较低。我们要让这些脆弱人群的疫苗接种率进一步提升。
第二点,我们对这种病毒的变异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加深。奥密克戎变异株肯定不是最后一个变异珠,这是国际科学界的一个共识。现在有Xe变异株,也有BA.4、BA.5亚型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在传播,现在监测到这些变异株在流行的地区比较有限,感染者数量还比较少,但是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它始终在变,这些新的变异株最终的传播力如何,致病力如何?现在我们还不太清楚,但要密切关注。
对病毒变异的监测,全球科学家都还在努力,可能变异往更坏的方向去,传播力和致病力都变得更强,那意味着还需要采取更强力的措施管控。
第三点就是我们的准备。针对奥密克戎的特点,我们还要做更好的准备,包括救治床位的准备,人力资源、物资的准备,在疫情防控下,生活物资保障,交通、配送、社区管理机制。
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
记者:有人认为感染奥密克戎后症状轻,这个病不严重,现在的防疫是“大动干戈”,是这样吗?
梁万年:现在的防控措施并不是“大动干戈”。有人认为奥密克戎感染比较轻,还有人说它是大号流感。要衡量一种疾病的严重程度,要从几个维度考虑:
一是病毒的传播能力。奥密克戎的传播能力要远远大于流感,奥密克戎的传播力也要远远大于以前的新冠病毒株。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情况下,奥密克戎毒株一个人平均可以传播9.5个人。
二是病毒的致病能力。衡量致病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病死率。从全球看,流感病毒的平均病死率是0.1%,而奥密克戎的病死率从全球看是高于流感的。
以香港的真实世界数据来分析,香港疫情中的流行毒株主要是奥密克戎,它在香港的平均病死率是0.75%。那也就是说,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病死率大概是流感病毒的7-8倍。但如果我们看老年人群,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奥密克戎的病死率是普通流感病毒的近100倍。香港老年人群的奥密克戎病死率是10%左右。
这两个指标,一个是传播力,一个是致病力,两个数字相乘的结果才是评估这个疾病严重与否的一个指标。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巨大,而我们老年人口的疫苗接种率还没有达到足以形成抵抗重症、死亡的水平。此外,还有儿童、免疫缺陷、以及因为禁忌症无法接种疫苗的人群。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我们放松管控,结局肯定是病毒广泛传播,这些人感染上病毒,乘上重症率、病死率,将会造成很多的重症和死亡,数字将是巨大的。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记者:很多人担心目前的防疫政策会影响经济发展。
梁万年:一旦疫情流行,正常的生产、生活也将受到影响。采取严格措施来实施动态清零,让绝大部分人免于感染,不发生疾病,它的初衷也是最大限度地来保证社会的经济发展。我们不能因为经济受影响,就认为是防控政策造成的,疫情持续本身也对经济有影响,防控策略恰恰是要减轻并有效避免这种对经济的影响。
采取封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局部地区的一部分人的生活。但这是一种“两害相权取其轻”,我们用一个局部所受影响来换取更广阔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用短期的不便来换取更长期、更长远的正常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我们要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
当然,对于封控、管控和防范区的百姓,我们要让防控措施既有力度、强度,也要有温度。让他们能够感受到防疫措施的温暖。他们配合防疫,也是在发扬一种利他主义的精神。
让各项防控措施更加人性化、更有温度
记者:有人认为当下有些防疫措施对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影响,你怎么看?
梁万年:我也看到媒体报道了一些生活物资得不到保障、无法就医以及执行政策缺少人性化的问题。
在疫情防控中,如何在保证防控措施落实的同时更加人性化、更有温度,这是需要正视和进一步加强的。这些问题需要立刻改正,比如如何保证正常的医疗服务需求得到满足,不能因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就不顾正常的医疗需求了。这些问题要发现一起、纠正一起,要建立一种机制,使抗击疫情和保障正常的医疗服务需求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