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的得票率,马克龙赢了,开启了又一个5年任期。他呼吁团结,誓言要让法国更加独立,让欧洲更加强大。
这个结果,让美西方松了一口气,深感“宽慰”。毕竟,终于不是那个“毫不掩饰的普京支持者”玛丽娜·勒庞上台。
然而,当下的法国已然不是5年前的法国,高涨的物价以及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41.8%的得票率足以证明马克龙未来将要面临的挑战。
意料之中的赢“输”
马克龙会赢,这本来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当地时间24日晚8点,巴黎的天空依然亮堂堂。埃菲尔铁塔脚下的战神广场,是这一次马克龙的“战场”,支持者们将目光投向现场的大屏幕,倒数着数字,挥舞着法国国旗和欧盟旗帜。当大屏幕显示出马克龙在第二轮投票中获胜的结果,人们欢呼不已。
“我感谢在第一轮和第二轮投票中选择信任我的法国人。”在埃菲尔铁塔脚下的战神广场上,面对挥舞着法国国旗和欧盟旗帜的支持者,马克龙致谢道。
这场法国大选,被西方舆论描述成马克龙同“欧洲怀疑论者”“毫不掩饰的普京支持者”玛丽娜·勒庞的“欧洲之战”。
而58.2%的得票率让马克龙成为自2002年希拉克以来首个赢得连任的法国总统。
这个结果也让西方世界也深感“宽慰”。它们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美国、欧洲和法国本身可以松一口气”“伊曼纽尔·马克龙的胜利为他提供了一个成为伟人的机会”……
但马克龙以及西方世界应该也清楚,这一回他没有五年前赢得漂亮。
28%的选民弃票率,创下50年来的最高;支持率从5年前的66.1%下降到现在的58.2%;而对手玛丽娜·勒庞以超过1200万张选票和41.8%的支出率创下了历史新高。
面对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的支持者,败选的勒庞鼓励道:“第二轮投票结果本身就已经是辉煌的成功。”
在高涨的通胀率与生活成本面前,可以说马克龙在某种意义上也“输”给了勒庞,而这一切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更是马克龙无法忽略的事实。
56岁的法国公务员帕斯卡尔·保隆生活在西北部城镇勒芒。这一回,他将选票投给了勒庞。“坦率地说,我很失望。多年来,法国一直运营不佳,马克龙没有为中产阶级做任何事情,我们与富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在一些对马克龙不满的法国选民看来,即便是马克龙在选前脱下西装革履,穿上宽松的休闲卫衣和球鞋,试图让自己更亲民,但这身打扮还是他的精英气质有些违和。
第一个挑战在6月
5年前,马克龙打着全新的改革口号,以“非左非右”的政治新贵面貌出现,成为大选中杀出的一匹黑马。而这一回,面对来势汹汹的对手勒庞,他一度显得十分笃定,试图避免过早亮出底牌。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指出,对极右势力高度警惕,立场相对偏左,是法国的底色,也是马克龙对此次大选如此笃定的原因之一。更何况为了调停俄乌危机而奔走,展现法国以及欧洲对战略自主的追求,也是他的加分项。
法国媒体评论称,在过去5年里,马克龙逐步取消住房税的政策在家庭购买力方面获得了较积极的回应,失业率也在马克龙第一段任期内出现好转,一度出现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的最好数据。法国的赤字在2019年也维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
“经济还不错,但民生问题被诟病。”丁纯说道。
新冠疫情打破了一切,而俄乌冲突的溢出效应更是对法国民生造成了巨大冲击,法国物价急剧上涨,而人们的购买力却急剧下降。
反倒是对手玛丽娜·勒庞积极地在回应本次大选中法国民众最为关切的民生议题。
因为持亲俄、退出北约等观点,也因为有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英国“脱欧”等诸多先例,注定了玛丽娜·勒庞很难在当下的法国大选中获胜。但丁纯指出,玛丽娜·勒庞已经不再是法国最右翼的候选人。这一轮选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除了有更加右翼的泽穆尔做陪衬,勒庞也在努力去除自己身上的“极右”标签。
“我知道今天有一些法国人投票给我,不是为了支持我的想法,而是为了阻止极右翼的想法。”马克龙希望自己“不再是一个阵营的候选人,而是所有法国人的总统”。
丁纯指出,马克龙胜出、勒庞败选,意味着在俄乌冲突面前,欧洲不会出现颠覆性的缺口。接下来,马克龙或许将更多从法国、欧盟本身以及战略自主的角度出发施政,调停俄乌冲突。
但大选结束,掣肘依然存在。马克龙能否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成为所有法国人的总统?第一场考验就在6月。
尽管成为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但马克龙的想法能否落实仍需要通过国民议会投票通过。5年前,他凭借改革的口号带领“共和国前进党”一鼓作气拿下了国民议会的多数党地位,而这一次形势大变。
“我们失败了,但我们很有动力。我们的下一个目标自然是国民议会选举,我们很乐意继续战斗!”勒庞的支持者说道。
而想要冲击国民议会选举的,还有支持率位列第三、极左翼的“不屈的法兰西党”候选人梅朗雄。“不要放弃,果断、大规模地行动起来。民主给我们新的改变机会,第三轮选举(立法选举)从今晚开始。另一个世界仍是可能的。”梅朗雄对支持者喊话道。
得票率上升的极右与极左翼政党双重夹击之下,背负着民众对民生问题期待的马克龙和他的“共和国前进党”将如何表现?6月见分晓。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