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将加快引进疏解高校,引进国内外优质学前教育企业,加强与国际优质中小学和幼儿园的交流,打造京津冀教育高地。今年雄安将初步完成智慧教育平台的搭建,完成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
(资料图片)
这是雄安新区今日发布的《河北雄安新区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三年行动计划》(下称“《计划》”)提出的。
根据《计划》,雄安新区将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建设雄安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到203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立足新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打造京津冀教育高地。
图为位于容东片区的雄安容和乐民小学。人民网 宋烨文摄
为实现上述目标,雄安新区将重点开展健全现代化教育发展体制机制、打造多样化教育供给、着力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新区教研工作、推进智慧教育发展六项主要任务。
现代化教育发展体制机制如何打造?《计划》提出,新区层面构建“行政主管部门+专业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三县政府及新建片区管委会统筹管理辖区内教育教学工作,探索具有新区特色的学区制管理模式。
同时雄安新区将探索集团化管理模式。新建片区以京津冀引进优质校为龙头,开展学段式集团化办学,发挥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三县以优质校为龙头,以强校带弱校为原则,以城镇带动乡村为条线,开展学段式集团化办学,促进三县教育整体提升。
《计划》提到,雄安新区要立足于满足疏解人群和三县群众需求,根据三县和各片区功能定位,打造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教育,实现新区教育差异化、多样化发展。
自2023年开始,雄安新区将每年选取20所学校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针对学校体育场、厕所、校舍改扩建、配套建筑及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更新补充等急需项目。同时,针对三县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条件较好校,每年选取10所给予重点支持,旨在深度挖掘学校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发展路径,打造特色鲜明的品牌学校。针对新区初高中学校,财政每年列支校长专项基金,用于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师激励奖励。
《计划》提出,在雄安新区回迁安置区,坚持公办教育为主,提供普惠优质教育;在起步区和市场化地块,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除义务教育之外的各级各类教育服务;在容东片区市场化地块,先行探索开办1所民办幼儿园、1所民办普惠幼儿园,为起步区开展社会化办学模式提供借鉴。
同时,雄安要引进国内外优质学前教育企业,在启动区开办1~2所高端民办幼儿园。加强与国际优质中小学和幼儿园的交流,选择1~2所高中开设国际班。
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对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对此,《计划》提到,雄安要打造普惠多样的学前教育、扎实全面的义务教育、产出过硬的高中教育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开展学前教育课程提升工程、“双减”提质工程、高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计划》明确,到2025年,要打造20个“双减”示范校,新增2所省级示范性高中、打造3所特色普通高中,培育1个职教集团,评选建设3个示范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此外,《计划》还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22年,制定雄安新区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计划,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全覆盖培训,大力提升校长队伍管理水平;到2025年,培养造就700名左右新区骨干教师、300名左右新区名师、50名左右新区名校长和3~5名教育家型教师。
智慧教育也是《计划》提出的一大亮点,2022年,雄安将初步完成智慧教育平台的搭建,完成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到2024年,完成三县教育网络体系升级,实现新区与三县和新建片区数据系统互联,接入省级教学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到2025年,新建校全部建成智慧校园,在三县建成30个智慧校园、50个智慧教室。
为保障以上工作顺利推进,《计划》明确,雄安三县政府、各片区管委会和新区各部门要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下,按照行动计划,明确年度目标,各部门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落实计划,协调联动、履职尽责,强化工作落实,制定《雄安新区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行动计划任务分解表》,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实施路径、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限,强化督导考核,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