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云南、四川等8省区陆续明确:于2022年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于2025年整体实施。改革的核心,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简称合格考)和选择性考试(简称选择考,即“3+1+2”)。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和普通高考报考资格审查的主要依据;选择考成绩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云南、四川等8省区是全国第五批也是最后一批实施改革的省区。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中国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式开始。改革在不同省区市分五批进行,便于在改革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比如,最初的方案,语数外3门必考科目之外,理化生、史地政6门,考生可以任选3门,结果,选择物理的考生非常之少,不利于理工科人才培养,才改成现在的“3+1+2”,其中的1,就是物理、历史必须选1门,然后思政、地理、化学、生物4选2。语数外由教育部统一命题,选择性考试科目由各省区组织命题。
从国家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改革或将改变理科生“不会写”、表达能力差,文科生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经常表现出“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等现状,解决学生从高一开始就偏科的问题,培养文理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千万学子来说,高考考试科目从以前的文理两种选择,到改革后理论上有12种排列组合可选,真的是喜大普奔的好事情。虽然,是不是所有学校都允许学生12种搭配都可选,目前尚无定论,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优搭配,基本实现了。比如,传统的理科生,如果对思政、地理感兴趣,或者认为可以在这两门拿高分,就可以放弃以前必考的化学和生物,应该不影响他报考北大物理系。传统的文科生,可以选择考化学、生物而不影响他报考北大中文系。这算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只不过,你放弃某个科目,肯定就不能报考该科目的相关大学或者相关专业了,这是需要学生和家长提前细细思量的事情。不过这件事也不复杂,你放弃的肯定是自己不喜欢不愿意学的专业,你也不会在高考之后突发奇想去大学学习以前放弃的专业吧?
需要注意的是,你在未来高考中准备放弃的科目,在高中阶段还是要学习并且考试合格,才能拿到高中毕业证以及参加高考的资格,而且,优秀的高校在招录时,或许会考虑你的合格考成绩,所以,偏科是不可能的。至于这样的模式会不会加重高中生的学业负担,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据媒体报道,从前四批改革先行区情况来看,“学生整体压力有所下降”。
事实上,这次改革系统性很强,牵涉的内容非常庞杂,比如学生的合格性考试,除了9门全科科目,还包括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共14门科目,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学3门科目的实验操作测试。同时,还有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5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另外,思政、地理、化学、生物4个科目高考成绩要使用等级转换分,“院校专业组”的设置,都需要学校、学生及家长认真学习政策、吃透精神、智慧应对。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促使中小学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迈出了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并将在未来数十年,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的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