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张晓翀)讯,财政部周二表示,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额度已全部下达,提前下达专项债额度大部分已发行完毕,将加快专项债使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专项债发行量超历史同期,进度也为史上最快。
市场人士表示,一季度专项债放量发行,呈现出发行节奏加快、投向更趋优化、向重点地区倾斜和撬动作用更强的四大特征。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指出,专项债强势发力下,全年积极财政空间广阔。
专项债券使用范围扩大
财政部官员透露,今年扩大了专项债券使用范围,主要包括指导地方将城市管网建设、水利等重点领域项目作为补报重点,围绕新基建等加大支持力度,研究将具有公益性且有一定收益的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作为支持重点。
财政部要求各地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好农业农村领域项目储备,将粮食仓储物流设施作为专项债券支持重点,支持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银行研究院报告指出,2022年专项债投资方向重点向基建领域倾斜,从细项来看,传统基建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东数西算”等新基建成为专项债投资的重要领域。民生投资继续扩大,公共卫生和保障性住房为主要增长点。
专项债向重点地区倾斜
数据同时显示,今年专项债向重点地区倾斜,广东、山东、浙江三省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靠前,均超过千亿元,合计发行规摸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从今年各省份公布专项债发行计划和发行情况看, 东部地区发债力度明显加大,中西部地区发行专项债规模占比较低。
中国银行研究院认为,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中西部发债大幅增长,但财力相对有限、存量债务压力上升,持续加杠杆或带来债务风险扩大。而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财政收入增长稳定、政府债务压力相对较小,仍有一定发债空间;同时东部一些省份内部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补短板、强弱项等方面仍有投资空间, 因而保持较高发债规模。
对此,财政部解释称,在中央财政下达省和省往市县分配的时候,充分考虑各地区财力和债务风险水平。债务风险水平,向财政实力强、债务风险低的省份倾斜,控制高风险地区新增限额规模,避免高风险地区风险累积。实际上从中央分配到各省而言,主要是根据财力和风险指标做分配。
专项债使用效率仍有提升空间
财政审计报告显示,过去几年专项债资金存在一定比例“闲置”,2019年、2020年部分省市平均闲置比例约20%,与项目尚不具备开工条件但专项债募资已完成、部分资金挪用等因素有关。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今年年初数据显示,专项债项目新开工项目增多、外部融资有所改善,但改善幅度能有待进一步观察。
中国银行研究院建议,简化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的项目融资模式。加强财政与金融部门的协调配合,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政府融资+市场化融资” 的组合服务,便捷化资金账户管理,带动政企合作项目效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