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是流淌在吴江大地上的一条河流,每当春天来到,两岸就会开满洁白的梨花。人们临水而居,到南宋时形成集镇,明清时发展成繁华的黎里镇。
有一张摄于清朝光绪年间的老照片,记录了黎里古镇的繁华。水边是鳞次栉比的粉墙黛瓦,渔行、米行、酒楼、茶社一家挨着一家,河里小船连绵相属,有商船,有农船,也有渔船。仔细看,人们在忙碌着,有的在摇橹,有的在洗涤,有的在讨价还价。朝霞中,香味和着水边雾霭一起氤氲,于是,小镇在香甜的气息里苏醒了。
一个细雨霏霏的上午,我带着一本介绍黎里古镇的书,漫步在黎川水边的廊棚下。我感觉到,套肠、油墩子、海棠糕等各种各样的美食,在黎里古镇产生与流行几乎是必然的,因为这里有市场,有原料,有足够的消费人群,特别是,小镇的人,内心有诗意,愿意为了制作美食花工夫、花心思。
说到黎里的米市,不能不提平望。平望是扼守京杭大运河要冲的重要驿站,无论是规模还是名气,都是黎里不能望其项背的。一段时间,平望是远近闻名的米市。当时,江南最大的米市在苏州枫桥,而平望就有“小枫桥”的美称。黎里古镇,并不处在交通要道上,但是距离平望很近,走水路大约有12里,划船一会儿就到了。因此,黎里是作为平望的姊妹镇而存在的,米市的影响力通过水路扩展到了黎里,米面的批发、销售、贮藏、加工业都很发达,镇上米行、砻房、碓房林立。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的海棠糕,在黎里古镇这样的大环境中产生,是一种瓜熟蒂落的结果。
水边的张记海棠糕店,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应运而生的。老板娘叶女士介绍,这套做海棠糕的模子,是紫铜做的,是她家祖上传下来的,老祖宗从清朝就开始做海棠糕,到她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最起码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纯手工打造的模具,被塑造成七朵海棠花的形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二十来斤重。这套模具,浸润了一个世纪的馨香,不知道让多少食客沉醉,可以说,人们吃的不是糕,是文化,是传承,是故事。
在做糕的过程中,需要翻来覆去,娴熟的动作带着花式,在等待的过程中,客人好像看了一场杂耍表演。叶女士说,以前做海棠糕都是男人的手艺,二三十斤的模具,女人翻不动的,而她,只能用双手来翻,按照老一辈的规矩,是不允许用双手的,因为双手翻看上去显得笨拙,没有了那种行云流水般的流畅。在老手艺人的眼中,做海棠糕不是单单烤熟了就行,那种观赏性,那种虔诚,那种待客如同亲人的诚意,都是海棠糕的一部分。
和好的面粉呈现出半固体的状态,倒进模具后,又放进豆沙,放置与包裹的动作是一气呵成的。豆沙盖住后,另有一块厚厚的紫铜板,上面撒一些白砂糖,盖住海棠糕,点睛之笔是上面的一粒用白砂糖腌渍的猪油,差不多一粒糖果那么大。盖板朝下,继续在炉子上烘烤,一直到撒了白砂糖的这一面呈现焦黄色,猪油呈半透明状态时,海棠糕就熟了。趁热咬一口,那种香与甜、糯与脆,令人齿颊留香,咬一口终生难忘。(刘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