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证券业协会正式下发《关于加强行业机构首席经济学家自律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各券商、相关基金公司应审慎聘任首席经济学家,关注拟聘任人员的执业声誉。首席经济学家应当为公司正式员工,对外发布研究观点、言论须符合《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的规定。一时间,“临时工”首席经济学家的话题再度成为行业焦点。
市场舆论认为,此次明确机构首席经济学家不得“编外合作”,起因可能与东吴证券特聘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此前引发巨大争议的所谓“研究报告”有关。因为这一事件,这种“临时工”性质的首席经济学家合作模式开始为市场关注,公众甚至发现这在券商、基金并非孤例。其核心原因在于双方各取所需,一批“网红经济学家”追求个人影响力,发言大胆、个性特立独行,影响力甚至超越券商行业蔓延至其他领域。而垂涎于这些网红学者背后的巨大流量,一些券商愿意主动和其合作以扩大影响力。
笔者认为,监管这一次对此类合作明确喊停是及时而且必要的。首先,这种合作整体来看隐患极大,机构在声誉上得不偿失。目前来看,愿意“编外合作”设置首席经济学家头衔的机构大多不是头部机构,其在业务增量或品牌影响力上的诉求非常明确。此次争议事件爆发后,尽管券商及时做出了切割,但对公司声誉的影响还是非常大。这种负面效应,不是带来多少资金,或者带来多少开户量就可以抵消的。
其次,这也折射出了一些机构过于注重流量,希望走捷径的业务发展心态。既然看中对方流量,那为何不正式请其加盟?机构显然也有自己的考虑。说到底,就是只希望在对方流量上借力,但忌惮于网红学者、流量人物的言论太过辛辣,和机构稳重、权威的调性不符,因而采用临时合作的方式以规避风险,一旦后者“出事”好及时撇清责任。
笔者认为这种心态是不可取的,甚至可以说是火中取栗。确实,在移动互联时代,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入口向线上化迁移的特点非常明显,但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流量只是结果而不是业务发展的手段。对券商这样金融机构来说,只有在前中后台全面引入互联网思维,扎扎实实做好基础服务,才有可能赢得持续而且不断滚动放大的流量。在自身业务转型基础不扎实的情况下,仅靠一两个明星大V来拉动流量,其效果是很有限的。而且,如果机构的平台服务能力跟不上,这样拉来的流量也都是过路神仙,不可能转化为业务增量。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以往类似的合作之所以没出问题,原因恰恰是因为没有导入流量。据笔者了解,此前这样的经济学者主要在机构的一些线下活动中亮相,其言论或许比较大胆出位,但传播范围相对来说有限。但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定时炸弹是不可控的。
因此,压实券商、基金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监管责任很有必要。明确要求机构首席经济学家不能是临时工,不仅是对A股投资者负责,也是对券商、基金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负责,更是对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负责。如果券商基金延续这样的“编外合作”,继续给予这些网红学者以“首席经济学家”的头衔,无疑会助长其扯虎皮做大旗的气焰,更容易误导投资者。这种模式下,机构也无法对网红学者形成有效的监督,即便后者“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也很难对其进行索赔或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