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新民晚报讯 (记者 袁玮)《大屠杀之后:流离失所者和流离失所者营地》临展开幕式暨缅怀大屠杀受难者国际纪念日活动于1月30日下午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举行。《大屠杀之后:流离失所者和流离失所者营地》展览由联合国和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共同主办,围绕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创立及其各项工作,讲述救助大屠杀和二战幸存者最广泛的国际合作。展览同时以小微视角聚焦大屠杀幸存者在流离失所者营地的安置及其文化、宗教、生活秩序的重建问题,以各国人民伸出援手、抗邪扶正的感人业绩,体现了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
80多年前,约2万名欧洲犹太难民为躲避纳粹逃亡上海,在日本法西斯战火的蹂躏下,上海人民和犹太难民患难相助、风雨同舟、共克时艰。战后,在国际组织的牵头下,中国与全球各方组织积极参与到上海犹太难民这一大屠杀幸存者群体的救济活动中,参与战后全球治理。上海这座城市在参与对犹大难民救济事业的过程中,与犹太难民乃至世界产生了紧密的历史联结,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所处的虹口提篮桥地区正是当年大量犹太难民生活过的地方,这凸显了庇护国的主体价值,也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1946年9月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欧洲难民总数为1.45万人,其中在上海的有1.41万人。另据1946年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远东署第三季度报告,欧洲难民中近87%是犹太难民。上海犹太难民归入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欧洲难民项目”。
2022年6月,联合国全球传播部下的大屠杀和联合国外联方案的工作人员联系到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希望将联合国已有的展览《After the end of the world:Displaced Persons and Displaced Persons Camps》放到纪念馆举办。2022年,该展览在联合国总部、奥地利维也纳国际中心、美国斯托克顿大学展出,展览展示了大量来自联合国档案和记录管理科和YIVO犹太研究所的档案史料、讲述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历史,关注大屠杀幸存者战后如何在流离失所者营地开启新生活,拼凑过去的碎片还原出这段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记忆。2023年,预计将在联合国总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布隆迪首都布琼布拉和美国弗罗里达展出。
经过6个月的沟通和联系,为配合在中国的首次举办,展览更新了聚焦中国的定制内容,增加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在中国参与犹太难民救助的内容,由联合国相关部门及中国学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上海犹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健和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韩易共同开发,所展示的史料来自联合国档案馆。展览更名为《大屠杀之后:流离失所者和流离失所者营地》。配合展览的宣传,还定制了英文宣传册。展览展期预计为2023年1月30日至3月10日。